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种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头顶羽毛颜色中红色和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红羽为显性性状)。现有两只纯合的亲本杂交情况如下:灰羽父本×红羽母本→F1中雄性全为红羽,雌性全为灰羽。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该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后,在观点上出现了分歧:

              (1)甲组同学认为顶羽颜色的遗传为伴性遗传,判断的依据:由F1的性状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顶羽颜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由伴性遗传的定义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性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你认为该观点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是从性遗传,即决定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在雌、雄个体中有不同表现型的遗传现象。无论雌雄,AA个体均为红羽,aa个体均为灰羽;但Aa雌性个体为灰羽,Aa雄性个体为红羽。该现象说明基因与______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3)为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两组同学采取了相同的杂交实验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组同学观点正确;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组同学观点正确。

            • 2.
              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 植株=3:1.D11基因的作用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R与BR受体结合卮,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______ 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 ______ (显性/隐性)突变,从而 ______ (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 ______ ,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由此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載因发生 ______ (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设计操作较简便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植株全为 ______ 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若植株全为 ______ 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
            • 3.

              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现有如下三组番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杂交组

              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

              子一代表型比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

              2∶1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3∶1∶3∶1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红果为________性性状。番茄不能完成胚发育的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杂交组一中,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

              (3)杂交组二中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杂交组三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________;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 4.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
              (1)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是 ______ ,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此实验结果验证了 ______ ;
              (2)取F1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 .
            • 5.
              豚鼠毛色的黄色基因R与白色基因r是位于9号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Rr的异常黄色雌豚鼠甲(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其F1随机交配所得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异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 ______ .
              (2)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染色体组成无异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父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______ (填变异类型).
              (3)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4)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______ ,白色细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______ .
            • 6.
              稻瘿蚊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钻蛀性害虫,化学药剂防治不理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育和种植抗虫新品种.目前的抗性品种中,已经鉴定的抗稻瘿蚊基因有GM1~GM10.现有一个抗性新品种GXM,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1)欲鉴定该新品种对稻瘿蚊的抗性与现有的抗虫品种的差别,将鉴定品种播于育苗盆内,将育苗盆移至盛水的水泥池中,盖上网罩,按比例接入交配过的雌蚊,接蚊后20天统计各鉴别植株的抗虫、感虫株数.该过程中需用 ______ 两组作对照.
              (2)将GXM与感虫品种TN1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F2抗虫:感虫=3:1.说明该新品种对稻瘿蚊的抗性由 ______ 控制.
              (3)将GXM与已有的抗虫品种BG4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F2抗虫:感虫=13:3.该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 .
              (4)目前已知的10个抗稻瘿蚊基因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定位,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欲培养抗性更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采用的思路是 ______ .
              (5)研究发现,稻瘿蚊在抗虫水稻上能正常产卵孵化,但绝大多数幼虫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水稻产区常将抗稻瘿蚊品种与感虫品种混合播种,其目的是 ______ .
            • 7.
              果蝇、玉米、豌豆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请根据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果蝇的某一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r)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______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R的频率为 ______ .
              (2)玉米有黄粒品种,如果有一黄粒玉米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 ______ 变异,将这一变异玉米和正常玉米杂交,得到的F1是淡黄粒.F1自交,则F2代中黄粒个体占 ______ .如果让淡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后代玉米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
              (3)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的自交,所得F1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若F1全部高茎在自然状态下获得后代,其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 .
            • 8.
              水稻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A和a基因分别控制抗病和感病性状,而B和b基因分别控制宽叶和窄叶性状,两対性状独立遗传,某品种水稻自交,所得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抗病宽叶:感病宽叶:抗病窄叶:感病窄叶=5:3:3:1.
              (1)亲本的表现型为 ______ ,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产生基因型为 ______ 的花粉不育,子一代抗病宽叶植株中基因型为双杂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
              (2)现有一种三体抗病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图示Ⅰ-Ⅳ为其产生配子类型示意图,请回笞:

              ①该减数分裂过程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 ______ 个四分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 ______ ,该三体抗病水稻(AAa)与感病水稻(aa)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 .
              ②如果三体水稻产生的染色体数异常的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时,用三体抗病水稻(AAa)自交(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则F1中抗病水稻:感病水稻= ______ .
            • 9.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 ______ 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 ______ ;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______ .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 ______ .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 ______ ,这是 ______ 的结果.此时这群果蝇将 ______ (产生/不产生)进化.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请推测:
              R、r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 ______ ,F2中灰身雄蝇共有 ______ 种基因型.
            • 10.

              有人在实验室中以果蝇为材料作了如下两组实验。请分析回答(基因用B、b表示):
              实验一:

              (1)从实验一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砂眼为________性。

              (2)若让实验一中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雄蝇有________种基因型,雌蝇中纯种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观察中发现,实验一F3的后代果蝇中有一只白眼雌蝇,以该白眼雌蝇为亲本进行实验二。

              实验二:

              再让实验二中的F1果蝇随机交配,其F2中,不论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白眼=4∶3∶1,那么F2代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果蝇的白眼变异一定是有关基因中的________发生变化引起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