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

              (1)若诱变后某植株出现一个新形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交判断该形状是否可以遗传,如果子代仍出现该突变性状,则说明该植株可能携带________________性突变基因,根据子代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该突变是否为单基因突变。

              (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由图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_______________结合后,酶T的活性_______________,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3)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型。1#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件下,F1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同。请结合上图从分子水平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_____________。

            • 2.

              图甲、图乙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内分裂示意图,其中A、a和B、b表示相关基因;图丙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中①处的基因为a,则该基因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图丙所示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____。

              (4)图丙中①所示细胞分裂的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

              (5)该动物的两个细胞(染色体DNA均被32P标记)标记为Ⅰ(进行有丝分裂)和Ⅱ(进行减数分裂)。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只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使它们都完成两次分裂(细胞Ⅰ、Ⅱ进行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标记为Ⅰ1、Ⅰ2和Ⅱ1、Ⅱ2)。则一个Ⅰ131P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一个Ⅱ2中含32P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

            • 3.

              下图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请回答:

              (1)过程②称为           ,是以           为模板在细胞的           上进行的。  

              (2)④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          种。

              (3)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                                            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或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4.

              下面甲图中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乙图示DNA样品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分析回答:


              (1)甲图中含有     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         。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                过程。

              (2)有一种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酪氨酸被一个苯丙氨酸所替代造成的。此种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即          发生了改变。

              (3)乙图的“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4)现在要通过“PCR”得到甲图中DNA片段的1024个克隆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5.

              下图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请回答:



              (1)过程②称为            ,是以________为模板在细胞的________上进行的。

               (2)④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           

            • 6.

              如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3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

              第三个

              字母

              U

              C

              A

              G

              A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U

              C

              A

              G

              (1)图1中细胞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若图2中发生的碱基改变将导致赖氨酸被另一种氨基酸X所替代。则据图分析,X是图3中______________(填氨基酸名称)的可能性最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所示变异,除碱基对被替换外,此种变化还可能由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

              (3)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 7.

              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版合成mRNA。下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宿主细胞DNA的正常复制过程相比,FX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2)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的m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3%、23%,则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值为___________。
              (3)基因D序列所含碱基数比基因E序列多______个,基因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_____。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导致基因D表达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________。
            • 8. 下图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请回答:

              ⑴过程②称为_____   ___,是以________为模板在细胞的________上进行的。

              ⑵④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__,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_种。

            • 9.

              下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过程的 主要变化是                                         

              (2)基因重组发生在什么细胞中(用图中字母表示)                      

              (3)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由1个卵原细胞生成的D与E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异,则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②过程中的              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则B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6)若一次分裂产生的D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其可能原因是图中        (填编号)过程发生异常引起的。

            • 10.

              玉米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用X射线照射紫株A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紫株732株、绿株2株(绿株B)。为研究绿株B出现的原因,让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得到F1,F1再严格自交得到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分析。

              (1)假设一: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质是____________。如果此假设正确,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二: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H的片段缺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如果此假设正确,则绿株B能产生____种配子,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

              (3)上述杂交实验中玉米植株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

              (4)利用细胞学方法可以验证假设二是否正确。操作是最好选择上图中的____植株,在显微镜下对其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