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萘乙酸促进某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得到如下结果:

              萘乙酸浓度

              蒸馏水

              100mg/L

              200mg/L

              300mg/L

              400mg/L

              500mg/L

              生根数(条)

              4.0

              5.3

              6.2

              7.0

              6.1

              5.2

              根长度(cm)

              1.4

              1.8

              2.0

              2.3

              1.9

              1.7

              据表分析:

              ⑴蒸馏水组的作用是                            

              ⑵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生根数和根长度的柱状图。

              ⑶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⑷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在之间。该实验进一步探究萘乙酸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 2.

              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结果。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左右
              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
              C.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D.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根
            • 3.

              某兴趣小组对植物激素相关应用和研究非常感兴趣,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椿芽是北方一种特别的菜肴,适量采摘有利于侧芽萌动、加快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芦苇是我国的主要造纸原料,在生长期如果用__________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该激素的作用效果除了与植物的种类、发育时期、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有关,还取决于__________。

              (3)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试验中,生长素类似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2种),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是__________。在正式实验前,一般先做一个__________,以免由于设计不周,造成浪费。实验过程中控制__________变量很重要。

            • 4.

              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

              A.预实验一般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寖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 5.

              根据“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试验中,生长素类似物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2种,

               (2)在正式实验前,一般先做一个__________,以免由于设计不周,造成浪费。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沾蘸法。不论哪一种方法,处理的部位都是插条的基部。

              (3)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______________处理插条。

              (4)实验中对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也应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确保其相同。

            • 6.

              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 7.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右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己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特点。
              (2)结合c、d两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赤霉素能够促进茎杆伸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5)某研究小组想知道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根,编号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三组插条基部分别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细胞分裂素溶液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溶液处理相同的时间,丁组不做处理。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统计每组插条的平均生根数。

              ①该实验中每组选取10根插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设计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若出现________结果,则说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8.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2,4-D的浓度等
              B.该实验还可用新生根的平均长度作为观察指标
              C.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为800 mg/L时,促进插条生根
              D.在400~600 mg/L范围内设置梯度更小的2,4-D浓度以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9.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图1                                            图2

              (1) 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

              (3) 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

              (4)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

            • 10.

              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IBA对某植物插枝生根的作用,科研人员获得了下表所示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IBA浓度
              B.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应该相同
              C.插枝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D.促进插枝生根的IBA最适浓度为10-10mol/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