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

              测定项目

              生长素浓度/[10-6 (mol·L-1)]

              0

              50

              100

              150

              200

              主根长度/相对值

              1

              0.9

              0.7

              0.5

              0.3

              侧根数目/个

              4

              6

              8

              6

              3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10-6 mol/L时,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__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生长侧根的作用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___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 mol/L;若_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 mol/L。

            • 2.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而不影响人们的食用健康安全,但过度滥用,则会适得其反。

              (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           类植物激素类似物。 

              (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下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               。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           (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           (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              (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 
              (3)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内并不能起调节作用,因为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如动物的生长激素的是蛋白质类,而常见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但若使用不当,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在上图丙中,过多的乙烯利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             (持续兴奋/不能兴奋/不受影响)。
            • 3.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在研究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时,将胚芽鞘弯曲的部位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向光侧和背光侧细胞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是_ ____ _______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营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Ⅰ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植物的幼苗分成A、B两组,分别栽种在温度适宜,其它条件均相同的环境中,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1)光照强度为150LX时,B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叶绿体中的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光照强度为300LX的条件下培养这两组幼苗,则A组幼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组幼苗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大于1500LX时,限制A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此时若突然中断光照,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叶片气孔开放时,CO2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叶肉细胞,与叶绿体中的_______结合完成固定。

              Ⅱ.回答下列问题:

              (1)摘除顶芽,侧芽不久就发育成枝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陷处的未发育的种子数量_______,导致该处缺少______________。

              (3)带芽多的枝条比带芽少的枝条在扦插时容易生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2,4—D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时,应使用高浓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最有说服力的现象是植物的____________。

              (6)人们根据顶端优势原理,对棉花进行整枝,从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1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    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                      。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      ,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      。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    。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 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    (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 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                。 

            • 6.

              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图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_____作用的微量的有机物。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主要部位主要是幼苗的______。

              (2)实验一:科研人员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分别检测P侧和D侧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检测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_______生长较快,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

              (3)实验二:科研人员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并且_______侧运输能力较强。

              (4)实验三:科研人员制备切去P侧或D侧3mm的AB段,将它们的A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插入深度不超过3mm),6h后检测B端14C-IAA含量,得到图3所示数据。由实验数据判断,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_______,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_______运输。

            • 7.

              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大子(B)对小子(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三对基因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列几种育种方法的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注: 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

              (1)通过①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时用到的试剂1是适宜浓度的________。

              (2)②过程常用的试剂2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③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两个纯合亲本,通过杂交获得F1,F1相互受粉得到F2,选取深绿皮红瓤大子的西瓜,该过程的育种方式为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

              (4)通过⑥过程将品种乙和四倍体细胞融合得到的杂种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

              (5)若将四倍体西瓜(gggg)和二倍体西瓜(GG)间行种植,结果发现: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中有________倍体。

              (6)若用射线处理品种乙后欲获取所需品种,这一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结果并未获得所需品种,原因是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 8.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BR作为植物激素,与IAA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1)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避免光照对________的影响。

              (2)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__。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4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分生区,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的________。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侧和远地侧IAA浓度不同,________侧细胞伸长较快,根向地生长。

            • 9.

              科学家在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通过实验发现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现已测得甲图中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其中A、C点生长素浓度应分别对应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点(填序号)。

            • 10.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可选用图中___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知__________。

              (4)多地媒体披露,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嫩黄瓜在种植时被涂抹了避孕药(主要成分是类雌性激素),请判断此类做法是否有效果?有什么效果?如无效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