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生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的有哪些?

              ①某地块中的荠菜  ②作物植株上的蚜虫  ③某地块中的跳蝻(注:跳蝻是蝗虫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  ④某昆虫的卵  ⑤草原上的野兔  ⑥土壤中的蚯蚓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⑥
            • 2. 关于下列图示实验或调查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经图①所示操作,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加深
              B.若要用高倍镜看清图②视野中处于分生区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图③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增多
              D.图④是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该样方的植株数应计为9或10株
            • 3.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后发现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昆虫数量减少,肉食性、寄生性昆虫以及腐生性昆虫数量都有所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都用样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 4.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5.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乙图为该草原上的仓鼠经控制后的种群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或作物价值的曲线图,请回答:

                 

              (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__________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___________之间。

              (2)据乙图分析,图中曲线______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仓鼠控制在不同密度时所需的防治成本。若将仓鼠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仓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型。

            • 6.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定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髙
            • 7.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低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
              C.对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一定要采用样方法
              D.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取样
            • 8.

              在加拿大的芬迪湾,人们用网笼养殖鲑鱼,鲑鱼的排泄物顺水而下,为海带等藻类和贝类提供养料.这种养殖方式被称为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带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鲑鱼的种群密度
              C.IMTA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人类获得更多的产品
              D.该生态系统仍需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 9.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的兔中,未标记的有120只、标志的有4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300只   
              B.400只     
              C.600      
              D.800只
            • 10.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结构中,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再次被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

              若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用含碳量表示),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遗体、残枝败叶中的含碳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