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以通过样方法调查鼠洞来分析草原鼠害情况。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甲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调查中某个样方内鼠洞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个调查人员布设样方最合理的是图甲中的①   
              B.该样方的鼠洞数应记为6或7
              C.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然后利用标志重捕法
              D.在牧民的努力下,该生态系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 2.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细菌DNA在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布

              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3.
              黑核桃树能向外界释放抑制邻近乔本植物生长发育的克生物质--阿魏酸,它能使邻近乔本植物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并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周内减少一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阿魏酸为化学信息,能调节生物的中间关系
              B.可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该地黑核桃树的丰富度
              C.微生物的减少,会使该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增多
              D.土壤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取样调查
            • 4.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 5.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的黄鼠的丰富度

              B.次生演替可以在弃耕后的农田和冰川泥上发生

              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 6.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3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60只          
              B.220只     
              C.320只          
              D.440只
            • 7.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图甲中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光能进入群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___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图乙中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三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丙所需的能量有1/2直接来自甲,则要使丙能量增加12kJ,最多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

            • 8.

              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 9.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 10.

              I.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流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可能是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_细胞,分泌物a是_______________。


              (4)若该图中分泌物a为胰岛素,则细胞甲为____________,引起细胞甲释放分泌物a的另一刺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杂食性鱼类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_____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_____。若蛙类种群增重6 kg,至少需要消耗水草________kg。


              III.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图示表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


              (2)若图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①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②表示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②表示淋巴因子和________,分泌后者的细胞是__________,此细胞可由_________或_________分化而来。


              (4)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失调症,与自身免疫病相比,一般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