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_______;由图2可知,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

              (2)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人为投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1/2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1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kJ。

            • 2.

              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有关种群甲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是种群甲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同化能量

              1.1×108

              2.0×107

              1.4×109

              9.0×107

              3.4×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甲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_____营养级,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②的能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 中c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___。

              (5)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群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乙图为该草原上的仓鼠经控制后的种群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或作物价值的曲线图,请回答:

                 

              (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__________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___________之间。

              (2)据乙图分析,图中曲线______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仓鼠控制在不同密度时所需的防治成本。若将仓鼠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仓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型。

            • 4.

              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1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每空2分,共18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_____×103 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 6. 在调查某林场麋鹿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麋鹿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__型。第______年麋鹿的种群密度最低。

              (2)第16~20年麋鹿种群数量将呈_____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________。

            • 7.

              在某鱼塘中放养着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鱼塘中只放养C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___________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__________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__________所示。

              (2)该鱼塘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



              ①c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