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农村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农田弃耕。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A点农田弃耕,C点出现灌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D点之后可能会出现乔木,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增加
              C.BC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等
              D.地表生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2.

              下图是某野牛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种群数量最接近“J”型增长的区间是( )

              A.ab段    
              B.bc段    
              C.ac段    
              D.cd段
            • 3.
              某种动物迁入新的环境后,其在8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第8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0.01
              A.在这8年间,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第5年时该动物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与第2年相比,该动物在第8年时的种内斗争比较激烈
              D.第4年时,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为该种动物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
            • 4.

              科研人员对某封闭小岛连续两年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B.第二年 9 至 11 月份有利于社鼠种群密度恢复

              C.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迁入、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

              D.若研究该岛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上进行
            • 5.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
            • 6. 关于如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如果用Nt=Noλt表示,则其中λ是一个变化值
            • 7.

              在一实验室中,进行了两类细菌对食物竞争的实验。实验中,测定了第I类细菌在第一代(Zt)存活期间混合培养中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与第I类细菌在第二代(Zt+1)存活期间混合培养中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中,实线表示观察到的Zt+1和Zt的关系,虚线表示Z(t+1)=Zt时的情况。在较长的时间里,第I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会发生什么情况(   )

              A.第I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共存
              B.第I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共同生长
              C.第I类细菌把第Ⅱ类细菌排除掉
              D.第Ⅱ类细菌把第I类细菌排除掉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的调查
              B.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某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增大
            • 9.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任何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B.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