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两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B.图乙中,a、b两点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同
              C.图丙中,a、b两点对应的细胞中核DNA数一定相同
              D.图丁中,a、b两点对应的该种群的数量相同
            • 2.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9.5根,科研人员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行多代选择,在每一代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86代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对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存在竞争关系
              B.20%的小种群与原种群存在地理隔离
              C.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20%的小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D.最后的多刚毛种群和起始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果蝇没有进化
            • 3.

              下列有关生物群体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数量不可能再下降
              B.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动物
              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
            • 4.

              下列有关种群、和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是发现每立方米河水中含量有鲤鱼5条,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B.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0个,死亡个体100个,则反映该种群数量增长的值为10%
              C.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染水中的有机物进化而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
              D.我国大别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的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 5.

              我国蝗灾多发,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段,若蝗虫最初有M只,每天以3%呈J型增长,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0.03tM只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 6. 关于如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如果用Nt=Noλt表示,则其中λ是一个变化值
            • 7.

              在一实验室中,进行了两类细菌对食物竞争的实验。实验中,测定了第I类细菌在第一代(Zt)存活期间混合培养中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与第I类细菌在第二代(Zt+1)存活期间混合培养中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中,实线表示观察到的Zt+1和Zt的关系,虚线表示Z(t+1)=Zt时的情况。在较长的时间里,第I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会发生什么情况(   )

              A.第I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共存
              B.第I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共同生长
              C.第I类细菌把第Ⅱ类细菌排除掉
              D.第Ⅱ类细菌把第I类细菌排除掉
            • 8.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防治,防治成本最低
              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若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醉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砚察统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值低
            • 9.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常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B.七星瓢虫在同一棵树上的集群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C.碳循环是指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
              D.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 10. 39、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