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І.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山区坡地到灌木阶段经历了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利用固定化藻处理生活污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原绿球藻是海洋中的一种光合自养型原核生物,科研人员进行了固定化原绿球藻的生长情况及除氮效果的实验,实验中的人工污水是在无氮培养基中添加NH4Cl配制而成,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1)原绿球藻固定化的方法是_____   ___,固定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_ _______。若实验中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则____                 ____。

              (2)分析图1,1~7天内悬浮藻的种群数量变化为___      _____;与悬浮藻相比,1~3天内固定化藻生长、增殖速率较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析图2,对人工污水除氮效率较高的是__              ______;从环境保护看,固定化原绿球藻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                      _________。

            • 4. 下图中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乙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忘忧草、蜣螂依次属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若消耗生产者10000 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______kg。

              (3)分析D→A和E→F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的被捕食者面对天敌时向自己同伴发出求救的叫声,属于________信息。某些植物开花需要光刺激,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型,图乙所代表的种群数量在          时达到最大值。

            • 5.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

              时间(天)

              起始

              1

              2

              3

              4

              5

              6

              7

              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106个/mL)

              0.90

              1.00

              3.21

              3.92

              5.40

              3.78

              4.31

              5.26

              实验期间室温(℃)

              ——

              9-13

              8-18

              8-18

              9-17

              1-11

              2-12

              10-17

              (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                 

              (2)可否用数学式Nt=N0λ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理由是                          

              (3)前4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            。第5~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的原因是                    

              (4)请完成以下图解,以表示小球藻培养瓶中主要的能量流动情况。



               
            • 6.

              利用固定化藻处理生活污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原绿球藻是海洋中的一种光合自养型原核生物,科研人员进行了固定化原绿球藻的生长情况及除氮效果的实验,实验中的人工污水是在无氮培养基中添加NH4Cl配制而成,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1)原绿球藻固定化的方法是_____   ___,固定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_ _______。若实验中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则____                 ____。

              (2)分析图1,1~7天内悬浮藻的种群数量变化为___      _____;与悬浮藻相比,1~3天内固定化藻生长、增殖速率较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析图2,对人工污水除氮效率较高的是__              ______;从环境保护看,固定化原绿球藻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                      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