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每天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统计都需要使用样方法
              B.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
              C.一个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应从盖玻片边缘滴加清水进行稀释
              D.本探究实验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对照实验
            • 2.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mm×2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
              A.5.2×104
              B.3.25×105
              C.5.2×103
              D.3.25×104
            • 3.
              酵母菌是生物学探究实验的理想材料,下列三个实验的实验材料都是酵母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3

              (1) 1中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选用新鲜酵母菌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

              (2) 2为高倍显微镜视野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的局部图像,视野下计数室内以________(填双线单线)等分中方格;视野中部分酵母菌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部分未被染色,在观察时一个中方格内需要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为________个。

              (3) 3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部分装置,请以字母和箭头的方式构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________;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装置________。

            • 4.
              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时间/h 0 2 4 6 8 10 12 14 16
              10℃下培养 10 10 13 15 16 17 18 19 20
              20℃下培养 10 12 14 25 48 75 110 165 348
              30℃下培养 10 25 55 80 100 115 120 125 125
              A.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B.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C.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D.随着时间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 5.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每天应定时取样统计一次样品中酵母菌数量
              C.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D.培养后期样品液稀释度过高会导致结果偏小
            • 6.
              在生物学实验中,材料的选择及临时装片制作对于实验能否成功都是非常关键的,下列有关说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序号 实验课题 生物材料 装片制作过程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口腔上皮细胞 制片→水解→用蒸馏水冲洗→染色
              B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蔬菜叶上表皮细胞 滴清水→加标本→盖盖玻片
              C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2-3cm 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酵母菌 滴稀释后的培养液于计数室→盖盖玻片
              A.A
              B.B
              C.C
              D.D
            • 7.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所制作的临时装片(已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到      色颗粒。

              (2)某同学将图2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现该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     ,(答两点)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正确取材、制片等规范操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始终没有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他接着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      个。

              (5)图5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 8.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对培养瓶进行振荡
              C.为了准确进行酵母菌计数,该实验应该设置重复实验
              D.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应该稀释后再进行实验计数
            • 9. 下列实验课题、自变量与观测指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10.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中,正确的是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
              B.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低
              C.对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一定要采用样方法
              D.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应在同一水层取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