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温带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______________。研究某区域草地土壤中小动物数目多少常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2)草原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种结构特征被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片草原在草原与森林过渡带,近百年来逐渐有了森林群落特征。在这个过程中,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4)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的特点。当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这种能力叫做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该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

              (6)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4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见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 

            • 2.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森林.如图甲、乙、丙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第3个阶段后期,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初期,退耕地中多是杂草,高度差不多,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 3.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B.人工制作的生态缸中所发生的演替与弃耕农田上所发生的演替的演替方向往往相反

              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D.动物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尿液中含有的能量
            • 4.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藤壶是属于集群分布
              B.模拟标志重捕法进行统计实验,取瓶中的豆粒时,量不能太少,取出量应在1/5以上
              C.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波动是非周期波动,种群的周期波动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
              D.种群密度较小的年份,全部雄鸟都能占有领域并繁殖后代
            • 5.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时间内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种群

              输入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a1

              a2

              65.5

              3.0

              15.0

              41.5

              B

              15.0

              5

              b3

              0.5

              b5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

              c6

              A.种群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2为59.5百万千焦/年
              B.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b3为5百万千焦/年
              C.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12%
            • 6. 如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①数量的减少,将最终导致②数量的增加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传递
              C.种群②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低
              D.种群①②可能组成该孤岛上的一个特有群落
            • 7.

              下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属于水平结构
              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增加
              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
            • 8.

              下列哪种群落中生活的动物往往有冬眠或者夏眠的生活习性

              A.森林   
              B.荒漠  
              C.草原    
              D.苔原
            • 9.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全部的动物、植物和真菌是一个群落

              ③稻田中所有的东亚飞蝗是一个种群

              ④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③④⑤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 10.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的黄鼠的丰富度

              B.次生演替可以在弃耕后的农田和冰川泥上发生

              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