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___(至少2个)。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其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_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点时,该种群已达到缓解容纳量(K值)。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______(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 价值。

            • 3.

              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 __________(至少2个)。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 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 _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_________ ________(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请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 4.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还可帮助人类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系统某种大型飞行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若部分被标记的生物被捕食,则计算得到的种群数量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种群数量。

              (5)假设沙氏变色蜥只有地面草食动物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两条食物链(其他动物不存在),樟毛等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将它的食物比例由地面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沙氏变色蜥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 5.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主要来自于________,图中A代表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若大量捕捞白鲢,则草鱼的种群密度变化是__________。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

              (5)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

              (6)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

            • 6.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为_________________演替。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用_____________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__。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能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生物防治措施为_______________。

              (4)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a).

              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1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 kJ,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

            • 7.

              如图一是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是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一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二。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株/m2

              (2)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