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植物上栖息着以该植物为食的甲、乙两种昆虫和以乙昆虫为食的蜘蛛.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甲昆虫的种群密度
              B.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
              C.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利用了物理信息
              D.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乙昆虫的天敌数量减少
            • 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能量都来自太阳
              B.研究能量流动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 3.

              下图表示某水产养殖池塘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有机碎屑是指动植物的遗体和饲料被分解后形成的颗粒有机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鳙鱼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中,除了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外,其余部分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起来用于________。若鳙鱼全部同化的能量都通过食物链获得,且其食物来源中浮游动物占2/5,浮游植物占3/5,则其每同化10kJ能量,至少需要浮游植物提供________kJ的能量。

              (3)鱼在水中能通过其侧线感知水流方向,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全部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其原因是________。

            • 4.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
              B.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C.田鼠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5.

              如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1表示可遗传的变异,2-4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C.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D.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 6. 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                      (至少2个)。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                     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                     (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                        

              (5)根据图示,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的关系。(2分)


            • 7. 分)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百草园”的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不会在园中大量堆积,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3)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 。

              &;(4)下图为“百草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 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 8. 分)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下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A代表摄入量,①~⑦表示能量的具体数值。图2是种群乙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九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中____________(填字母)=2×107,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_____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______信息传递,说明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 9. 31.(9分)如图所示为食物链中各营养级共有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字母代表能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a指的是            ,c指的是            

              (2)如图示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则图中缺少的能量流向是          ,该能量流向的能量值大致范围为               

              (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①逐级递减是能量流动的特征之一,而能量流动具有该特性的原因有              

              ②在食物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           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在生态系统的诸多种类信息中,         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 10.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③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