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黑核桃树能向外界释放抑制邻近乔本植物生长发育的克生物质——阿魏酸,它能使邻近乔本植物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并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周内减少一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阿魏酸为化学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可利用五点取样法凋查该地黑核桃树的丰富度
              C.微生物的减少,会使该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增多
              D.土壤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取样调查
            • 2.

              如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___(至少2个)。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其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_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8分)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

              (3) 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4.

              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____________;若①~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_______________,W2表示___________;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我国蝗灾多发,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段,若蝗虫最初有M只,每天以3%呈J型增长,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0.03tM只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 6. 如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①数量的减少,将最终导致②数量的增加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传递
              C.种群②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低
              D.种群①②可能组成该孤岛上的一个特有群落
            • 7.

              下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部分图解,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青蛙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蛇处于                          营养级,蜘蛛和鸟之间的关系是                         

              (2)图2中青蛙排出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同化的能量。若青蛙摄入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蛇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到蛇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有些蛇能利用颊窝感知鼠散发的热量,从而在夜间捕食;鼠也能够依据蛇的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                         的功能。

              (4)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农田生态系统需要不断施肥的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