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请回答: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1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00 2.19 3.03
              (1)上述生物组成的营养结构中,蝉大眼蝽为______级消费者,它的主要捕食对象为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2)第21天后,处理组各种生物最终保持新的平衡状态,这是通过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
              (3)该生态系统中,利马豆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和称为______量,若即时调查能量流动的途径,该营养级同化能量中的大部分暂时属于______的能量流向。
            • 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植食性动物不可能占有不同营养级
              B.某幵放性的生态系统,其物质总量会逐渐递减
              C.生物数量越多的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D.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
            • 3.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1)流入某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 ______ .假设该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草鱼→乌鳢,草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 ______ .
              (2)草鱼在幼鱼阶段,主要取食小型浮游动物和昆虫幼虫,体长10cm后,主要以高等水生植物为主,稻田中常见的杂草,多数是其天然饵料.从种间关系分析,稻田养鱼可以 ______ ,从而达到水稻增产的目的.
              (3)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试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寻找到对方并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的功能.
            • 4.
              如图所示为某鱼塘生态系统内能量的流动情况,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相应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其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来自有机饲料,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来自有机饲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 ______ ;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 ______ .
              (2)该鱼塘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该鱼塘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次级消费者外,其它最终去路有 ______ .
              (4)图示信息可反映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
            • 5.
              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______ .该湖泊风景优美,其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2)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______ 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______ .
              (3)湖泊中绿藻和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其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
              (4)从乙图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 ______ kJ.
              (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 ______ ,理由 ______ .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