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点时,该种群已达到缓解容纳量(K值)。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______(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 价值。

            • 2.

              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C代表能量。

               

                                                  图一                                                     图二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填生理过程)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请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中能量为m ,B中能量为n ,鼠的天敌同化的能量为p ,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 3.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       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                  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2)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

              (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        (单选)。

              A. 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 水体溶解氧较高

              C. 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 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 4.

              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及碳循环模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2)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D和C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若A固定的能量不变,D减少,则C可利用的能量___________。

              (4)某远离大陆的岛屿上,生活着一个部落,多年来,部落人口数量和农作物产量稳定,他们的食物来源为1/2来自植物性食物(农作物),1/2来自动物性食物(家禽家畜及其产品)。在农作物的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部落首领要求所有居民调整食物结构以满足人口数量增加一倍的需要。请计算,若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要达到部落首领的要求,则应将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由现在的1:1调整为________。

            • 5.

              下图1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某些成分;图2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字母代表相应能量,序号①②代表途径。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书写出来                     

              (2)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图2中可用           的比值代表桑树与蚕所在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3)图2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           的能量。

              (4)蚕沙(粪便)一般被丢弃,不能为人类所以,这一过程中蚕沙的能量,实际是通过途径          (填序号)流向分解者的。而在桑基鱼塘中,蚕沙可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该操作旨在提高         

            • 6.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还可帮助人类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系统某种大型飞行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若部分被标记的生物被捕食,则计算得到的种群数量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种群数量。

              (5)假设沙氏变色蜥只有地面草食动物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两条食物链(其他动物不存在),樟毛等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将它的食物比例由地面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沙氏变色蜥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 7.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填序号)。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图2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 8.

              下图图1表示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④表示营养级;图2表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f表示生态系统成分,“→”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 在图2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填字母),成分A对应图1中____(填数字)营养级。

              (2) 图1中④的数量最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在图2“A→E” “A→B”中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形式流动。

              (4) 流经图2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J/(cm2·y),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

              (5) 图2如果表示碳循环,则还缺少碳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_

            • 9.

              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碳元素以        形式在食物链中传递,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填生理过程)。

              (2)若狼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牧草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能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B的含义为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若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4×109 kJ,C中的能量为0.4×109 kJ,其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 10.

              某兴趣小组长期对某草原进行调查,下列分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图甲)和草原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图(图乙),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草原属于                。草原具有的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草原内的某草食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3)在图甲中,如果人的膳食结构为:60%来自植物、30%来自草食动物、10%来自肉食动物,若能量传递率为10~20%,则人获得能量至少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           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形式表示)。

              (4)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所以,在为调查该草原物种丰度而确定样方面积时,应取           ____________为宜。

              (5)该小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小组成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6)上述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有        功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