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下面是关于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大肠杆菌的问题。请回答:

              (1)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人干扰素基因和质粒中一段特定的________并切割,然后用________连接形成重组DNA。该质粒是一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____(从以下答案中选择:A.双链环状 B.单链环状 C.双链线状 D.单链线状)核酸分子。

              (2)将含人干扰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经含有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等过程,最终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二)某农户建立了小型的“蔬菜-鸡、猪-沼气”系统。请回答:

              (1)这一系统属于人工干预下的庭院生态系统,其生物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在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时,除了考虑这三者的投入与产出外,还要考虑________的投入。

              (2)在该生态系统中,利用发酵技术产生沼气开发生物能属于_____的生态工程。

              A.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利用

              C.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D.洁净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

            • 2. 34.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的数量和种类,从而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