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
              A.含碳有机物、氨、光          
              B.含碳无机物、氮、氮
              C.含碳有机物、氨、氨         
              D.含碳无机物、氨、氨
            • 2. 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
              A.含碳有机物、氨、光
              B.含碳无机物、氮、氮
              C.含碳有机物、氨、氨
              D.含碳无机物、氨、氨
            • 3.
              为获得果胶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分离、筛选、鉴定工作.
              (1)为分离果胶酶产生菌,科研人员配制了下表所示成分的培养基,该表空白处的两种成分是 ______ .制备的培养基常用 ______ 法进行灭菌.
              K2HPO4 MgSO4 NaNO3 FeSO4 琼脂
              0.1g 0.5g 3g 0.01g 2g 15g 加至1L
              (2)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放入无菌水中,震荡混匀,制成悬液.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 ______ ,用 ______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培养基 ______ 状态放入培养箱.
              (3)选择单菌落数目适宜的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刚果红溶液(果胶与刚果红结合后显红色),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基表面的刚果红溶液,观察并比较菌落和 ______ 直径的比值,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
              (4)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 ______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将一定量的粗提果胶酶与适量果胶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时,需将 ______ 与等量果胶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
            • 4.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 5. 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有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接着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 6.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


              (1)某同学设计了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最好选择          环境采集土样。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     ,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培养。

              (3)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萃取法或         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 7. 古细菌是一类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也由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为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利福平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相似,如图表示四种微生物培养物(①~④)在添加利福平前后的细胞内RNA含量。由此可以判断古细菌和酵母菌可能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10分)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              

            • 9.

            • 10. (11分).(1)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合在一起。请你完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____培养基,另一种_____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的B,B,备用。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______。

              ③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天。

              ④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把A、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天。

              ⑵回答问题:

              在步骤①中,为保证无杂菌污染,实验中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⑤两个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基因工程技术从经过分离、提纯的圆褐固氮菌中获取固氮基因,然后进行PCR扩增。下列表1和表2分别表示用PCR扩增固氮基因的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PCR反应体系

              50ul

              缓冲液

              5ul

              脱氧核苷酸

              1ul

              引物A      

              0.5ul

              引物B      

              0.5ul

              DNA聚合酶   

              0.5U

              模板DNA     

              1-2ul

              加去离子水补足至50 ul

              反应条件

              温度

              时间

              变  性

              95 ℃

              30s

              复  性

              55 ℃

              30s

              延  伸

              72 ℃

              1min

              30个循环后

              适宜

              5-10min

              保  温

              4 ℃

              2h

              ①从上表中可得出,PCR技术与DNA复制相比较,主要区别之一是                                                        

                   此外,从反应条件看,所使用的DNA聚合酶应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每次循环都需要2种引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下图为第1轮循环产生的产物。请绘出以a链和b链为模板经PCR扩增的产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