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多氯联苯是一种有机致癌物质,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多氯联苯为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土壤呈现油状板结,很难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接种到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     ,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下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菌落且菌落周围       消失或减少,说明该菌落中的菌株具有降解多氯联苯的能力。

              (3)若要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4)将1ml酵母菌溶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2、43、44,据此可得出每升溶液中酵母菌活菌数为             个/L。

            • 2.

              [生物—一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为了调查厦门自来水的质量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I)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为防止冷凝水影Ⅱ向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     培养。

               (2)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在培养基上共画了5个区域,则至少需要 次灼烧接种环。

              (3)可通过滤膜法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 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应提供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

              (4)某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菌落分布如图所示 推测该同学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

            • 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该菌属于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取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理由是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 4.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尿素分解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时,首先要进行选择培养,该过程使用的培养基中要添加____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制备上述培养基时,在倒平板之前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而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常用的灭菌方法则是____________。

              (2)接种尿素分解菌后的培养基需要倒置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壤样液中的尿素分解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应随机选取若干个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样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60,据此可得出每升土壤样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

              (3)鉴别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尿素分解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如果有尿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该菌落的周围会出现红色。

            • 5.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2)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_________换成尿素,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_________。

              (3)若要统计大肠杆菌活菌数目,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请回答: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_____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灭菌。

                A.高压蒸汽  B.干热   C.添加抗生素  D.过滤   E.紫外线照射    F. 70﹪酒精浸泡

              (4)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 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请回答: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_____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灭菌。

                A.高压蒸汽  B.干热  C.添加抗生素 D.过滤  E.紫外线照射   F. 70﹪酒精浸泡

              (4)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 8.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尿素分解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时,首先要进行选择培养,该过程使用的培养基中要添加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制备上述培养基时,在倒平板之前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而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常用的灭菌方法则是________。

              (2)接种尿素分解菌后的培养基需要倒置培养,原因是________。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壤样液中的尿素分解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应随机选取若干个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然后,将1mL样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60,据此可得出每升土壤样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3)鉴别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尿素分解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如果有尿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该菌落的周围会出现红色。

            • 9.

              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请回答: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_____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灭菌。

                A.高压蒸汽  B.干热   C.添加抗生素  D.过滤   E.紫外线照射    F. 70﹪酒精浸泡

              (4)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 10.

               生物兴趣小组试图为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②培养皿③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④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与其他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3)以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细菌与酵母菌的结构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菌________。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筛选出来的“目的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用______法接种,然后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_____________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