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


              (1)某同学设计了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最好选择          环境采集土样。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     ,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培养。

              (3)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萃取法或         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 2. 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直接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在鉴别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刚果红染液
            • 3. 下列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 4.

              (1)为了获得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单菌落,可采用     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    (固体/液体)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属于     (鉴定/选择)培养基。

              (2)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时可以加入琼脂

              B.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3)下表的培养液pH均为4.8,若对MC﹣1中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不能选择表中的哪几种培养液     ?(多选,填字母)

              培养液

              纤维素

              纤维素酶

              NaNO3

              牛肉膏

              K2HPO4

              KCl

              MgSO4•7H2O

              FeSO4

              A

              25g /L

              1g /L

              0. 5g /L

              1g /L

              0. 01g /L

              B

              3g /L

              1g /L

              0. 5g /L

              1g /L

              0. 01g /L

              C

              25g /L

              1μg/L

              3g /L

              1g /L

              0. 5g /L

              1g /L

              0. 01g /L

              D

              25g /L

              3g /L

              1g /L

              0. 5g /L

              1g /L

              0. 01g /L


              A.A   B.B   C.C   D.D

              (4)某同学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 5.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 6. 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分离。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
              A.浓缩目标菌种
              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
              C.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
            • 7. 下列有关纤维素酶作用的验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报纸、复印纸来代替滤纸条
              B.两支试管中所加缓冲液的量相等
              C.在一定范围内,滤纸条的分解速度会随着纤维素酶量的增加而加快
              D.振荡会加快滤纸条的分解
            • 8. 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 要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应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___为碳源,并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________的菌落。

              (2) 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________酶。该酶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分。

              (3) 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_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程要注意避免________。

            • 9. 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平板划线操作→挑选菌落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 10. 牛等反刍动物的胃中含有大量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将植物秸秆分解成可溶性糖类,从而实现碳能源的再利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从牛胃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可将纤维素作为唯一的________加入培养基,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常用________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量,统计结果一般用培养基中出现的________数表示。

              (3)酵母菌在________条件下可将可溶性糖发酵成酒精。同时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法固定酵母菌细胞,以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植物秸秆造纸时,常用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植物色素着色,人们采用________法提取植物色素,提取过程中要进行________加热,以防止有机溶剂遇明火易引起燃烧、爆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