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了相关实验,装置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           菌。图中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的装置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利用E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若在实验过程中液滴向左移,(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此装置中酵母菌肯定发生了                  呼吸。

              (3)选用D装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①用D装置培养酵母菌时,通常将橡皮塞换为棉花塞,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

              ②培养后期稀释100倍后按照五点取样法计数,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 mm)的五个中方格中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进行染色,并取样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未染色酵母菌

              20

              17

              23

              蓝色酵母菌

              4

              3

              5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________个/毫升。

              (4)F是固定化酵母菌的实验装置,F装置中的X溶液是________。制备形成的凝胶球通常还需置于无菌水中进行清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G是利用固定的酵母菌进行发酵的装置,其中的葡萄糖除了作为酵母菌发酵的原料以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 2.
              荔枝果皮褐变是限制长期储运、降低品质的主要因素.经研究,pH是影响果皮褐变的环境因素之一,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1)不法商贩对已经褐化的荔枝使用硫酸处理能够欺骗消费者,其原因是: ______
              (2)有人认为酸性溶液可能会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完善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新鲜荔枝若干、pH为1.7的缓冲液、清水、恒温设备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同种的新鲜荔枝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加 ______ ,B组加清水,两组都在 ______ (填“常温”或“低温”)条件下保存.
              第二步:3天后将B组的清水换成 ______ ,20分钟后观察A、B组的褐化程度.
              ③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A组的褐化程度 ______ (填“明显大于”“明显小于”或“基本等于”)B组,说明酸性溶液能通过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降低褐化的作用.
              若A组的褐化程度 ______ (填“明显大于”“明显小于”或“基本等于”)B组,说明酸性溶液不能通过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降低褐化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