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某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②利用的技术名称分别是                 、                     。图中造血干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至少有         个来源。

              (2)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并完成图示小鼠的基因治疗,涉及的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和                  等。

              (3)下图所示的一个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故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下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       作为引物。一个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第n次时,需要        个引物。


              (4)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       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转录,可以采用                        的技术。

            • 2.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可把任意目的基因与任意质粒黏性末端的碱基黏合,形成重组DNA

              B.限制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两个水分子

              C.Taq酶是用PCR仪对DNA分子扩增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
            • 3.
              1996年7月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PCR 扩增技术
              B.将人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没有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
            • 4. 下图1是某科研小组设计的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基因)猕猴(2n)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过程②中常用____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受精过程中精子头部接触卵细胞膜时产生____反应,以防止多精入卵。 

              (2) 过程⑤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吸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猕猴。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 ⑦过程通过____技术实现,在个体水平上检测GFP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胚胎工程中通常需要鉴定胚胎性别,如利用SRY—PCR技术鉴定,鉴定时需以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的一段序列设计引物,用被测胚胎DNA作模板进行PCR扩增。根据SRY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长度一般为20~24个核苷酸,其不宜过短的原因主要是_。 

              (5) 过程①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如下图2所示。若图中GFP基因的M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TCGA,N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TGCA,则在构建含该GFP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若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A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则采用BamHⅠ和PstⅠ酶切,可得到____种DNA片段。 

              图2            

            • 5.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金属结合蛋白,某研究小组计划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PCR扩增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高表达MT 蛋白的生物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 ______ 获得 ______ 用于PCR扩增.
              (2)设计一对与MT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 ______识别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 ______ ,而造成引物自连.
              (4)PCR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 ______ 的碱基配对.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 ______ 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
            • 6.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实验流程是:土壤収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別培养。请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在      环境中采集土样,所选择的培养基应以       作为唯一碳源。

              (2)Taq耐热菌的发现和分离为基因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分离Taq耐热菌所需要的特殊培养条件是             ,在生物休内进行DNA复制所必需而PCR技术中不需要的酶是            

              (3)下图是纯化微生物培养的效果图。请冋答:

              ①先配制好的培养基在接种前都要进行             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②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7.

              人眼球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主要症状是眼前黑影飘动并伴有视力缓慢下降,一般在40岁以上发病,常有家族史。在某个连续传递三代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家族中(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第1代发病情况不详,第2~4代共有7人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请分析回答:




               

               

               

              (1)依据遗传系谱图推断,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

              (2)经研究发现,此眼病患者的转甲蛋白(TTR)空间结构异常,提取III-1和III-2的DNA,通过_______技术扩增TTR基因,实现TTR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_______。

              (3)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III-2的TTR基因序列仅有T1(图2)一种,而III-1的TTR基因序列有T1和T2(图3)两种。




               

              ①根据T1基因和T2基因碱基序列推断,III-1部分TTR结构变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T1基因与T2基因的关

              系为_______。

              ②依据遗传系谱图和基因测序结果_______(可以,不可以)确定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遗传方式,III-5和III-6生育一个终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TTR基因序列有多种变异,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特点,TTR基因的突变_______(一定,不一定)会导致TTR变异,原因是_______,该机制的意义是降低突变的多害性。

              (5)I-1和I-2在40岁前的视力状况最可能为_______,该实例说明表现型是由_______决定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