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基因打靶技术是指利用外源性DNA与细胞DNA的相同或相似序列,在特定位点上进行替换,从而改变细胞遗传特性的方法。该技术可应用于解决人体对移植的猪器官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上,即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对猪细胞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进行改造,以消除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引起的免疫排斥。其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从猪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
              第二步:在与靶基因(需要改造的基因)相同的外源性DNA上,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打靶载体。
              第三步:打靶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与细胞DNA中的靶基因进行替换。
              第四步: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筛选、增殖等。
              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猪胚胎干细胞作为基因改造的细胞,原因是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
              (2)该改造过程中,靶基因具体是指______;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需要的酶是______,插入该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答出两点)。
              (3)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发生增殖和______分化,培育出不合成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的特定器官,再经过一系列改造后为器官移植做准备。
              (4)运用基因打靶技术进行基因改造的原理是______,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体移植器官的短缺难题。
            • 2.

              现有两个纯合的抗病低产和感病高产小麦品种,已知抗锈病(T)对感锈病(t)为显性,高产(D)对低产(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小麦锈病是由锈菌感染引起的,一个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一个株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其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2)用这两个纯合品种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通过       实验淘汰感病植株,然后只收获高产植株的种子.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不同的采收和处理方案:

              甲同学:单株采收,下一年单独种植得到若干个F3株系(单采单种),收获无性状分离的株系的种子.

              乙同学:混合采收,下一年混合种植得到一群F3植株(混采混种),淘汰感病和低产植株,混合采收剩余植株的种子.

              ①理论上,甲同学采收种子的株系占全部F3株系的  ;乙同学采收的种子基因型有  种.

              ②甲同学的方法获得的种子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按乙同学的思路,如果继续提高种子中DDTT基因型的比例,就能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3)如果将两个抗旱基因成功整合到新品种的染色体上,要保证抗旱性状稳定遗传,推测抗旱基因的位置应位于                 

            • 3.

              选考题  现有两个纯合的小麦品种:抗病低产和感病高产品种,已知抗锈病(T)对感锈病(t)为显性,高产(D)对低产(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小麦锈病由锈菌感染引起,一个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一个株系。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其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2)用这两个纯合品种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通过             试验淘汰感病植株,然后只收获高产植株的种子。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不同的采收和处理方案:

                 甲同学:单株采收,下一年单独种植得到若干个F3株系(单采单种),收获无性状分离的株系的种子。

                 乙同学:混合采收,下一年混合种植得到一群F3植株(混采混种),淘汰感病和低产植株,混合采收剩余植株的种子。

                 ①理论上,甲同学采收种子的株系占全部F3株系的   ;乙同学采收的种子基因型有   种。

                 ②甲同学的方法获得的种子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按乙同学的思路,如果继续提高种子中DDTT基因型的比例,就能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3)如果将两个抗旱基因成功整合到新品种的染色体上,要保证抗旱性状稳定遗传,推测这两个基因的位置应位于                    

            • 4. 有同学用三种方法进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提取物吸光值并得到了相应的数据,过程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提取口腔上皮细胞

              温开水漱口,手指轻揉双颊1 min后将漱口水吐入100 mL小烧杯中

              2.溶解DNA

              取50 mL漱口水倒入小烧杯中, 再加入 5 g NaCl和10 mL稀释了6~8倍的洗涤剂,搅拌至溶解,平均分为3组

              3.分组粗提取DNA

              不做任何处理

              加入半匙嫩肉粉

                60℃ 热水浴10分钟

              4.分离DNA

              加入2倍体积95%的冷酒精,不搅动,十几秒后看到丝状的DNA析出,轻轻晃动小烧杯,用玻璃棒缠绕带出漂到液面上层的DNA。

              5.鉴定数据10ml漱口水

              0.072

              0.125

              0.065

              鉴定数据15ml漱口水

              0.091

              0.146

              0.074

              鉴定数据20ml漱口水

              0.121

              0.168

              0.101

              A.实验中加入NaCl是因为DNA溶于NaCl溶液不溶于水
              B.进行本实验之前,应该用生理盐水多次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影响实验结果
              C.数据表明增加原材料用量.使用嫩肉粉可以提高DNA的提取量
              D.60℃热水浴提取DNA的量比对照组少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DNA酶

            • 5. 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
              B.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15%的HCl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
              C.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可用胡萝卜代替苹果
              D.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丙酮代替无水乙醇
            • 6. 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A.向沉淀的血细胞中加水是为了提取DNA
              B.氯化钠2mol/ L时,DNA溶解度最大
              C.向溶解DNA烧杯中加蒸馏水直到析出DNA 不再增加为止
              D.鉴定DNA时须向溶液中加二苯胺试剂并水浴加热
            • 7. 有时候,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而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
              B.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30%的食盐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
              C.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乙醇代替丙酮
              D.做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
            • 8.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 9. 生物兴趣小组以苹果为材料开展细胞中DNA含量测定研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其中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蛋白质变性等作用,苯酚和氯仿不溶或微溶于水,它们的密度均大于水。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苹果组织研磨前先经液氮冷冻处理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在常温条件下,也可向切碎的组织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再进行充分搅拌和研磨。

              (2)根据实验流程可推知,步骤③、④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3)步骤⑤加入2~3倍体积的95%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DNA鉴定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取1支20mL试管,向其中先后加入2mol·L-1的NaCl溶液5mL和少量絮状DNA沉淀,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

              ②向试管中加入4mL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将试管置于50~60℃水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请指出上面实验步骤中的两个错误:________、________。

              (5)兴趣小组成员还以同种苹果的不同组织器官为材料,测定不同组织细胞中DNA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为每克生物材料干重中DNA含量):

              试从细胞分裂的角度,解释不同生物材料中DNA含量差异明显的原因________。

            • 10.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以用甲基绿代替二苯胺检测
              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时,可以用葡萄汁代替苹果或梨匀浆
              C.在观察质壁分离时,可以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
              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