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材料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2)运用政党和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 2.

              2016年,党和政府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具体措施有: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大力培养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易地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力度,通过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举措的经济生活依据。

            • 3. 材料一  2015 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政策”的原则,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完成一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5年 11月 29日颁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当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放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阐述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经济学意义。(6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6分)

                                 ▲▲▲                     

              (3)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设性报告。(6分)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                     

            • 4.

              (28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网民人数、网购交易数额等数据

              年份项目

              材料二:2014年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571亿。网络购物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有效刺激了消费,加快了经济增长;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然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网购信誉保证体系却一直跟不上。2013 年全国受理互联网销售服务投诉30355件,同比增长43.3%,这说明随着网络交易爆发式的增长,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还有很多不足和漏洞;网络交易存在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材料三网购的快速发展,使实体经济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有人提出希望政府严格管控。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全力做好调控监管,促进网购健康发展,避免可能出现的“无所不能”与“无所作为”两种偏向。

              (1)简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8分)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部门在网购调控监管中避免出现“两种偏向”的理由。(10分)

              (3)结合材料二、三,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并促进网购的健康发展。(10分)

               

            • 5.

              “法”字当选2014年度汉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制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1)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观点。(6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6分)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启示。(8分)

              材料二:厦门某区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首创“百姓法治讲堂",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实施“定制式普法";率先开发“法律在线”手机软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治新闻、法律案例、普法活动公告、法律知识有奖答题等自助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探索社区矫正“从心入手”的工作新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应用心理矫治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和再犯罪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教育和帮扶措施,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了群体性上访。

              (4)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区政府是如何推进社会法治建设的。(6分)

               

            • 6.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破解养老难题   

              在一个养老示范社区,同学们发现,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既能满足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要求,又能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社区服务状况:政府兴建的社区医院近在咫尺,统一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熟练,服务周到;“老年活动之家”里图书室、微机房等文化设施齐全;进驻社区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家政、理发等多种服务项目…… 

              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打理推广“示范社区养老模式”的意义。(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