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进行33天太空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后,于11月18日顺利返回地面。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的重大科研成果,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材料二 2012年10月0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景海鹏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刘旺、刘洋“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并号召全国人民以他们为榜样,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材料三 细数中国航天,成功率全球之最。但中国航天也失败过。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说:失败,就是差一点的成功,成功就是差一点的失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运用文化的作用知识,说明学习榜样的意义。

              (3)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失败,就是差一点的成功”的原由。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为“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提几点建议。

            • 3.

              材料一: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完美完成了首次空间对接。对接机构非常复杂,由捕获缓冲、连接分离、控制和控温四个子系统组成,技术难度大、要求高。正是由于数十万科技人员自觉服从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才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大协作,才凝聚成中国载人航天这个大写的“一”,壮大了和平利用太空的力量,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中国自行研制的“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创造了美丽的“天神之吻”佳话。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的航天大国,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伟大成果。值得骄傲的是,空间交会对接,从总体方案到具体实施都是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材料三:2011年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于2011年12月2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总结交流了各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的新经验;展示了“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建设自主品牌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彰了2011年度十大创新型城市、十大低碳城市、十大创新型企业、十大创新人物等

              (1)结合材料一分析“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科研团队是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

            • 4.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时尊敬师长,现在仍谈尊师,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师生不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关系,而是指导、帮助、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7年,201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将于9月27日在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剧场举行。本届文化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首善之区”为主题,切实把孔子文化节办成对外有影响力、对内群众广泛参与的经典文化品牌。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继往开来,综合创新”。

            • 5.

              诚信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遵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6年我国密集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信用建设改革性文件,批复同意长三角地区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全国自上而下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从我国长期以来的信用建设实践看,要让信用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重要的就是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对守信者予以激励,对失信者进行惩戒。如果没有协同联动,仅在某一方面激励或者惩戒,享受的利益或付出的代价就不够大,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或约束作用。跨地区、跨部门和跨领域联合,激励和惩戒并用,其作用则会大大增强。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信息中心承建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归集各部门和各地基础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红黑名单信息等为信用联合奖惩的进一步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全国整体推进、协同联动的同声“大合唱”释放出强烈信号:“信用建设”不仅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桩”和“当头炮”,更是引领经济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制度供给的重要抓手。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让“信用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桩”和“当头炮”。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辩证法依据。



              (3)信用是脊梁,没有脊梁人无法站立。综合运用经济、文化生活知识,以“诚信方可成人”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50字以内。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3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指出: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敬业、执着、负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它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

              我国制造业、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盛行有关。我们要弘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将其融入每一个环节,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带动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弘扬工匠精神能够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


              (2)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弘扬工匠精神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 7.

              材料一: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要从那些沉迷于酒香的领导干部开始,一个喜欢读书的干部,必然是有修养的干部,干部读书氛围浓厚了,才能深刻影响全民读书和书香社会的普及度。二要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为人之父母、长辈要率先读书。家庭读书环境的好坏、氛围的浓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知识创新、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三要发挥好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舆论氛围。四要增加图书馆读书的功能空间,让更多设施体现时尚元素,以期符合青年人审美心理,营造浪漫的读书氛围。

              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一旦离开了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无根是因为缺乏信仰,无病呻吟是精神空虚形成,无魂是心态浮躁所致。

              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舞台。 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避免作品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3)根据你所在的省份的文化底蕴,请你设计两句宣传语,展示文化名片。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7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开始热播,被誉为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一股清流。伴随着节目的播出,很多高校开展“古诗词走进高校”活动,在高校校园内引起强烈共鸣,很多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在中国各高校中迅速掀起了诵读中华诗词的热潮。“古诗词走进高校”使中国人体内的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中国古诗词丰富的内涵美既温润人心,又具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境界,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爱国、爱家、爱生活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正是当代大学生急需的精神食粮。很多高校正开展各种形式的重拾中华文化精华的活动。

                 材料二 从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标志着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迎来了春天。多种形式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把文化视角从对西方文艺类节目的盲目引进转向中国国内,重新审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随着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劲。如何才能发挥出高度文化智慧,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正成为当前中国人思考的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古诗词走进高校”活动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某同学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后感触颇深,想报名参加。请你从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角度,为他(她)备战比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