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是某家族系谱图,据查体I1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B或b表示)。

              (1)甲病属于___________ 遗传病,乙病属于  _____________ 遗传病;

              (2)I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I1产生的精子细胞中含a的精子细胞占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I1与I2又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可能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4)若Ⅱ3与Ⅱ4婚配,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疾病的男孩,生第二个小孩是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____  。

               

            • 2.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右图):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植株中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由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 4.

              (12分)鲤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属于XY型。请回答:

              (1)基因A、a和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两条鲤鱼杂交,若子代雌雄鱼中都出现A  :aa=3:1,B  :bb=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若子代中雌鱼全部表现为B控制的性状,雄鱼既有B控制的性状又有b控制的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应为                。(只写与B、b控制的性状有关的基因型)

              (2)若已知鲤鱼另一对相对性状甲和乙,性状甲基因(D)对性状乙基因(d)为显性且均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通过一次交配实验,单就性状便能辨别幼鱼的雌雄,方案是选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的亲本杂交。

              (3)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实验:

              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均表现为黑鲤;

              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15:1。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鲤鱼体色中的          是显性性状。

              ②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③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a.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

              b.F1与                杂交。

              c.观察后代性状表现,统计其                            。

              预期结果:                                                    。

               

            • 5.

              (10分)下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患者,黑色表示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请据图回答。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2)图中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双胞胎,则Ⅲ­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       。

              (3)图中Ⅰ­3的基因型是           。(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

              (4)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       。

               

            • 6.

              (16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不久就萌发了。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生物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萌发的种子

              0

              8

              16

              23

              9

              34

              蚯蚓

              0

              4

              8

              11

              13.5

              15.5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                 ,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

              (2)该实验能否说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后容易发热,其热量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原理: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的相对值可用温度计测量,散热越多,温度上升得越多。

              ②实验材料和器具: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消过毒的温度计和棉花,加热煮沸过的烧杯等用具,0.1%的高锰酸钾溶液、酒精灯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刚收获的小麦种子若干,均分成三份,分别做三种处理:一份________,放入A瓶中;一份用________________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B瓶中;一份用清水浸泡后直接放入C瓶中。

              第三步:在三个瓶中插入温度计并用棉花把瓶口塞紧,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第四步:将三个瓶放到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说明小麦种子堆中的热量来自种子自身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 7.

              (10分)下图图甲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其跨膜运输与图甲曲线①和②相符,那么物质X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当O2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其运输速度的因素是         。

              (2)当O2浓度为零时物质X的运输是否会停止?            为什么?            

              (3)图乙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原因是       。

              (4)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 8.

              下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遗传因子是显性还是隐性?________。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

               

            • 9.

              (11分)为研究CO2浓度和矿质元素含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项    目

              物 种

              355μmol·mol-1的CO2

              539μmol·mol-1的CO2

              不施磷肥

              施磷肥

              20 kg·hm-2·a-1

              不施磷肥

              施磷肥

              20 kg·hm-2·a-1

              光合速率

              μmol·m-2·s-1

              欧州蕨

              2.18

              3.74

              3.62

              5.81

              石 楠

              1.37

              6.76

              5.43

              15.62

              (1)题干中的适宜“条件”是指         (至少两个)等。

              (2)根据实验结果,施磷肥对         的光合作用影响更大。磷被植物吸收后可用于合成         (至少两种)物质,以促进光合作用。

              (3)中耕松土能促进根细胞的         ,从而促进离子吸收。能否吸收某种无机盐离子以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根细胞膜上                  。

              (4)CO2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         反应,如果将CO2浓度从355μmol·mol-1迅速提高到539μmol·mol-1,植物细胞叶绿体中C5的浓度将         。

              (5)下图表示欧州蕨在夏季晴朗的某一天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在C时刻光合作用的速率是          mg/dm2.h CO2。

              (6)据图推测,在时间C-D段与E-H段曲线下降可能的原因,前者是                 ;后者是              。

               

            • 10.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           两种物质。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          条件下测量。

              (3)由图可知,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          (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       ℃最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