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

              (1)采用      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如果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3)现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共有400个小格)所示a、b、c、d、e5个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30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约有菌体    个。


              (4)某一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改进此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 2.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山区坡地到灌木阶段经历了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下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生态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     (过程)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3)人工制作的生态瓶可看作为微型湿地生态系统,其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      。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4)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土壤碳储量高的原因是       

              (5)从表格数据看出,湿地生态系统对缓解温室效应更有效,原因是       

            • 4. (10分)下面两图分别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请回答问题:

              ⑴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采取________(方法),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  ________。

               ⑵图1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如果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表示不同的成分,则甲表示________,其能量来自于________;丙表示________。如果表示碳循环,则其中A过程代表________。

              ⑶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中a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丁粪便中的能量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丁同化能量中的一部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