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有花生幼苗和玉米植株若干,请用其为材料完成下列实验。

              (1)玉米植株的基本元素是________。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收获以后必须晒干储存,否则就会发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种子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进行鉴定。有些地方的农民们喜欢将玉米秸秆燃烧,留下灰烬肥田,灰烬的成分是________。

              (2)用花生叶的表皮细胞来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时,用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鉴定蛋白质、糖类的实验所使用的试剂中,与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法相似的是_________。

              (3)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蔗糖,蔗糖需要水解成_________________(填出具体名称)才能被我们吸收。叶肉细胞的叶绿素中含有元素Mg,说明无机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花生幼苗根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进行信息交流。

            • 2.

              镉(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外源钙(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现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有关研究。

              (1)实验步骤:

              ①在室温下(25℃)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________组,依次编号。


              ②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下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两周后,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制实验结果柱形图如下图所示。

              (3)实验分析与讨论:

              ①A1、B1、C1、D1四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C、D组实验结果则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的离子通道,当溶液中Ca2+和Cd2+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_____________,从而减轻Cd的毒害。

              (4)若土壤中过量的镉被洋葱等植物吸收积累,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临床上常补                    来补助治疗,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临床上补充的此物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膜上含有________分子。

            • 3.

              下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相关结构与功能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用同位素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培养甲图中的细胞,不久在细胞中发现被标记的细胞器除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图甲中的⑥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3)丁、戊两图所示的生物膜结构分别存在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可产生ATP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

              回答以下问题:

              (一).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催化分解成还原糖麦芽糖,)。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平均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2)用 __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二).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有的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2)实验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菲林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略)。

              (4)实验步骤:

              Ⅰ.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 5.

              下列是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配方:NH4NO3、KNO3、CaCl2·2H2O、MgSO4、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

              (1)为使作物正常生长,还需补充含        等元素的化合物。 

              (2)植物吸收NH4NO3可用于合成 。 

              A.脂肪和RNA   B.蛋白质和ATP     C.核苷酸和纤维素  D.淀粉和酶

              (3)有些无机盐离子可重复利用,有的不能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的无机盐离子缺乏时,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不可重复利用的无机盐离子缺乏时,幼叶先表现出缺乏症。请设计实验证明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步骤:

              ①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瓶中,并编号A、B。

                                                                    

              ③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在全素培养液中的玉米幼苗生长正常,                

            • 6.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如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__。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

            • 7.
              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熊虫”的动物,能耐受零下271℃的冰冻数小时(这时它的代谢率几乎降至0).此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实验证明该动物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使组织细胞避免因低温而造成的损伤.为探究海藻糖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是否也具有上述保护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材料:
              ①海藻糖;②细胞培养液及其他相关材料;③适量哺乳动物细胞.
              (2)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向甲组细胞中添加 ______ ,向乙组细胞中添加 ______ .
              ②将两组细胞在 ______ 下培养适宜的时间.
              ③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3)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该实验结果会有 ______ 种可能性,如果实验结果是 ______ ,则说明该海藻糖在低温下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8.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请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1)实验原理是 ______ .
              (2)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3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号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组.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相应实验液体.即1号试管加2mL正常尿液;2号试管加2mL蒸馏水;3号试管加 ______ .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置好的 ______ 试剂1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 ______ 约2min,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3)实验预期结果与可以得出的相应结论:.
              ①若3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1、2号试管仍然是蓝色,则说明 ______ .
              ②若 ______ ,则说明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