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麦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已知β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α 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操作项目

              A

              B

              A1

              A2

              B1

              B2

              1

              淀粉酶溶液/ml

              1

              1

              0

              0

              2

              水溶加热

              置于70水浴15min,冷却

              3

              淀粉酶溶液/ml

              0

              0

              1

              1

              4

              NaOH溶液/ml

              4

              0

              4

              0

              5

              1%淀粉溶液/ml

              2

              2

              2

              2

              6

              保温

              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

              7

              检测

              检测产物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____________(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____________(填“α”或“β”)淀粉酶的活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1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页表中是某同学探究酶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

              2

              注入蔗糖溶液

              2 mL

              3

              注入斐林试剂

              2 mL

              2 mL

              4

              注入新鲜的某种酶溶液

              2 mL

              2 mL

              5

              酒精灯隔水加热

              煮沸1 min

              6

              观察现象

              A

              B


              (1)甲、乙两支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作用的专一性,则步骤4 可以选用________或________两种不同类别的酶。

              (3)如果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分析A、B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现(3)中现象的原因是该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用上表中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用文字表达)____________。

            • 3.

              填写有关内容

            • 4.

              猪笼草以其分泌物消化所捕食的昆虫。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 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 ℃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____酶。

              (2)甲、乙两试管中,____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1 cm3瘦肉块+2 mL新鲜的分泌物,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和_____中,2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且等量适量的NaOH和___溶液,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放入_____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5)该同学为鉴定该分泌物含蛋白质,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然后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在水浴中加热到60 ℃以上,观察溶液的颜色。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Ⅰ.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填序号);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             (填序号)。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             (填序号)。

              ① 0.1g/mLNaOH   ② 0.1g/mLNaCl  ③ 0.01/mLCuSO4 

              ④ 0.05g/mLCuSO4  ⑤ 分别使用     ⑥ 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②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              

              Ⅱ.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含有还原糖。有观点认为: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甘薯含还原糖。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请填空: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A、B两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

            • 6.

              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等量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两者颜色反应不同。这表明斐林试剂的颜色反应可用于鉴定      

              (2)蔗糖溶液经稀盐酸处理后,与斐林试剂呈砖红色反应,这个事实说明             

              (3)小明在操作实验一时,把前一天配制好的斐林试剂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30℃水浴中加热2min后,并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请找出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                             

              (4)小明在检测生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分别往待测液中加入了1ml的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入了1ml的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小明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紫色出现。请分析小明可能错在哪里了             

            • 7.

              下表是生物实验中有关物质鉴定或染色所用到的试剂、条件及结果。请将表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在表格下方相应的横线上。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

            • 8.

              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      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      的存在。

              (2)一般选用苹果、梨等作为检测还原糖的生物材料,原因是①         ,②              

              (3)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        ,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在视野下可见一些染色的脂肪颗粒,其是否一定在细胞内?               (填“是”或“不是”)。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是否需要加热?             (填“需要”或“不需要”),双缩脲是与蛋白质结构中的            作用显紫色。

            • 9.

              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________的含量。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此外还可以使用的染液是________,该实验中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

              (3)鉴定黄豆中存在蛋白质时,要向豆浆中加入________试剂,该试剂可以与蛋白质产生________色物质。

              (4)鉴定马铃薯中的淀粉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产生的颜色变化是变________。

            • 10.

              患糖尿病的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一种还原糖),患肾小球肾炎(肾炎)的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今有正常人、糖尿病人和肾炎病人的三分尿样,由于某种原因尿样的标签失落,请设计实验鉴别出这三种尿样并打上标签。

              (1)鉴别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的尿中含有的某些特殊化学成分,不同的化学试剂能够与某些特殊成分反应产生______来进行区分。

              (2)备选试剂: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

              (3)鉴别过程:

              ①用三支试管编号,分别取三种尿样各2mL于试管中。

              ②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______,再将这三支试管在60℃水浴加热2分钟,若试管出现______,则说明这试管中盛的是糖尿病人的尿样。

              ③另用二支试管编号,分别取剩下的两种尿样各2mL于试管中,在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______,后再加入3-4滴______,若试管出现______,则该试管的尿样为肾炎病人的尿样,另一试管中盛的正常人的尿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