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每空2分,共12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本校资源,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了部分重复.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l)在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染色的是 ______ ,需要盐酸的是 ______ .(均填序号)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②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观察线粒体                ④观察叶绿体
              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为获得较纯细胞膜,在制备时,不选用蛙红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
              (3)若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供选择的材料有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淀粉酶和淀粉,最好选择 ______ 进行实验,原因是 ______
              (4)该组同学将载有三棱镜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利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的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这一结果可说明 ______
            • 2.

              小立碗藓是一种苔藓植物,易培养,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实验研究,又因其同源重组的效率很高,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良好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同学在使用高倍镜观察小立碗藓的叶绿体时,发现在适宜条件下细胞中的叶绿体长时间静止不动,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 乙同学用小立碗藓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放置一片小立碗藓的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1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_______,这样重复几次。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叶绿体向细胞中间聚拢,说明_____________。 

              (3) 同源重组在细胞中可自然发生,交叉互换的位点必须发生在特定的同源序列中,原理如图1所示。已知由硫酸盐降解酶(K基因编码)催化某种硫酸盐(APS)的降解是高等植物中硫酸盐利用的关键步骤。有人提出,植物体中还存在着该硫酸盐降解的支路(PAPS),但不能确定其相关酶是否在植物体中存在。科研人员利用小立碗藓进行了以下研究:


              图1
              ① 测定K基因两侧的碱基序列。若测得在序列“5'…CGACCCGGGAGT…3'”中含有一个6个碱基对的限制酶Sma Ⅰ的识别序列,可推知该酶的识别序列为____。 

              图2

              ② 质粒pcDNA3上有Neo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和限制酶Sma Ⅰ、Tth11 Ⅰ和Bsm Ⅰ的酶切位点,如图2所示。为了使Neo基因能与K基因发生同源重组,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将Neo基因从质粒上切下来,然后在该基因的两侧增加与K基因两侧相同的____,构建具有Neo基因的表达载体。 

              ③ 制备小立碗藓的原生质体,将其放在____溶液中,利用聚乙二醇介导直接将Neo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立碗藓细胞内。 

              ④ 在添加了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上述小立碗藓细胞,若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则表明该植株已没有K基因。若通过此转化途径得到的植株__________,说明在小立碗藓中存在PAPS支路。 

            • 3. 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
              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
              ②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min.
              ③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min.
              ④用改良苯酚染色茎尖20min后,制作临时装片.
              ⑤镜检、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
              ⑥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③中漂洗3次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⑤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3)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4)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结合图1分析,本实验选择后期的细胞进行统计,是因为细胞分裂后期______.
              (5)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______左右.
            • 4.

              下图表示夏季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图中数字为一天中的时间,请回答:

              (1)中午12时左右,叶绿体的方向与其他时段不同,表现为________,其意义为________。图中其他时段显示叶绿体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能够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其意义是________。

              (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所描述的现象说明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________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4)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为(     )

              A.左侧、顺时针                       B.右侧、顺时针

              C.左侧、逆时针                          D.右侧、逆时针

            • 5.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看清,此时应______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______;______
              (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
              (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

              科学家依据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标号).
            • 6.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2)细菌的细胞结构(图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2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性.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
              (4)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3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4所示的______(甲、乙、丙、丁)方向移动;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顺时针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微生物为______(顺时针、逆时针) 方向游走.
              (5)如图5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字母).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细胞,原因是该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
            • 7.

              下图1表示夏季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图中数字为一天中的时间,请回答:

              (1)中午12时左右,叶绿体的方向与其他时段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其他时段显示叶绿体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能够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现象说明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________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时看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那么,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为( )

              A.左下侧、顺时针                    B.右上侧、顺时针C.左下侧、逆时针                    D.右上侧、逆时针

              (4)如果先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8.
              如图是某种生活状态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处于 ______ 状态.
              (2)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的色素时需要加入CaCO3研磨,其目的是 ______ .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 ______ 分子呈绿色,显微镜观察,它们主要分布在 ______ .
              (4)具有该细胞结构的组织,是否为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______ (是、不是)说出原因 ______ .
              (5)如果需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一般是选择动物的上皮组织细胞,用 ______ 染色后,放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被染成 ______ 色的线粒体,而细胞质则接近无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