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1)生物膜系统是 ______ .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______ 作为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______ ,主要区别有: ______ .科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的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 ______ .
              (3)对人体其他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糖类的含量基本接近8%,偶尔有个别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大约只有2%,该细胞最有可能发生了 ______ ,引起因素有 ______ .
              (4)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______ .
            • 2.
              回答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分裂的问题
              观察图中的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共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 。C与A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 。
              (2)图中B细胞膜正在向内凹陷,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该时期细胞中最主要的变化是 ______ 。
              (3)D图中a、b、c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其中b代表 ______ ,B图所处时期与D图中的 ______ 对应。
              (4)若A为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与此现象相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 (多选)。
              A.内质网  B.液泡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
              (5)该模型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可能是 ______ 分子。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K+?依据是 ______ 。
            • 3. 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乙为研究淹水时不同浓度的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图,设置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需氧呼吸速率.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的物质是图甲中的 ______ (填数字).
              (2)图乙中K+和NO3-要进入细胞内是通过图甲中方式 ______ 进行的.
              (3)图乙中中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还原氢最多的是 ______ 点.
              (4)通过右图分析,可知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需氧呼吸速率降低的影响是 ______ .(“减缓”、“增强”、“没有影响”)
            • 4.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选择性清除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或降解过剩的生物大分子,释放出游离小分子供细胞回收利用的正常生命过程.如图是细胞自噬的两种途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但是细胞质基质的pH一般是7.2左右.这种差异能防止溢出的水解酶 ______ .
              (2)途径Ⅰ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______ 的结构特点.浸入细胞内的病菌可通过途径 ______ 被清除.
              (3)过剩蛋白质不与介导分子结合很难进入溶酶体,这说明介导分子与溶酶体膜受体蛋白之间存在 ______ .哺乳动物在冬眠时细胞内介导分子明显增多的原因是 ______ .
            • 5.
              人体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胆固醇,也可以依靠自身细胞合成胆固醇.血液中的胆固醇需要与载脂蛋白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才能被运送至身体各处的细胞.一种名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是正常人的6倍以上.
              (1)胆固醇是人体细胞 ______ 的重要组分.
              (2)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细胞对胆固醇合成速度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研究.
              胆固醇合成速度
              正常细胞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
              常规细胞培养条件
              去除培养液中血清成分
              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LDL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速度受到血液中 ______ 含量的调控,这是一种 ______ 调节机制,能够避免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丧失了这种调节能力.
              (3)研究人员检测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LDL的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由图可知,当LDL浓度超过35μg/ml时,A线斜率明显下降,且随LDL浓度增加,A线与B线的差值 ______ .据此可推测正常细胞有两种摄取LDL的方式.方式一:LDL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被胞吞,之后受体重新回到膜上;方式二:LDL被随机内吞入细胞(不需要与受体结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胆固醇的方式可能为 ______ .
              ②研究人员分别培养正常人及患者的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放射性强度.若①的假设成立,请将预期实验结果填入表格(“+”表示细胞有放射性,“+”数量越多放射性越强,“-”表示细胞无放射性).
                1组 2组 3组 4组
              实验材料 正常细胞 正常细胞 患者细胞 患者细胞
              培养液 加入20μg/mL放射性标记LDL 加入20μg/mL放射性标记
               LDL+高浓度无标记LDL
              同组1 同组2
              细胞放射
              性强度
              +++ ⅰ ______ ⅱ ______ ⅲ ______
              (4)研究人员将能够破坏细胞膜上各种受体的链霉蛋白酶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发现正常细胞摄取LDL的速度 ______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摄取LDL的速度 ______ ,进一步证实了LDL受体的存在.
              (5)根据上述研究,解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的病理机制 ______ .
            • 6.
              抗利尿激素(ADH)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图1表示ADH对水分重吸收的调节机制.研究者为探究水分的重吸收是否一定需要有蛋白质的协助,利用生物膜和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对H2O等不同物质的通透性进行比较研究,图2为实验结果(通透性低于10-10cm•S-1的物质运输忽略不计).请据图分析回答:

              (1)抗利尿激素由 ______ 释放,经血液运输被肾小管细胞特异性受体识别或发挥作用.其对该细胞内的调节作用可以总结如图3,据图1填空:

              (2)图1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细胞器 ______ ,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 ______ 的结构特点.
              (3)图2中人工膜与生物膜相比,不含有 ______ 物质.图2中只采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有 ______ .由此推测肾小管从原尿中重吸收水分的方式有 ______ .
            • 7.
              图甲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1)图甲所示应通过 ______ 才能观察,图乙属于 ______ (填“物理”或“概念”)模型.
              (2)图甲中含有DNA的结构是 ______ (填编号),含有RNA的结构是 ______ (填编号).
              (3)图乙a、b、c三种细胞器分别对应于图甲中的 ______ (填图中编号).欲分离这三种细胞器应使用 ______ 法.为了研究图乙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 ______ 法.
              (4)用台盼蓝对图甲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功能.
            • 8.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问题.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名称是 ______ .据图分析COPI、COPII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
              (2)从 ______ 过程可以推断,不同的生物膜在组成上可以相互转化,该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______ 特点.
              (3)可以利用 ______ (方法)研究“货物”转运过程.
              (4)分泌蛋白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 功能.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获得2016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大隅使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酵母菌的结构中,由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的有 ______ .
              (6)酵母菌液泡的功能相当于哺乳动物细胞的溶酶体.自噬就是依赖于该细胞器的一种降解机制.自噬相对于异噬,其主要功能是 ______ .细胞自噬发生在 ______ .(多选)
              A.生长阶段细胞B.分化阶段细胞    C.衰老阶段细胞D.凋亡阶段细胞.
            • 9.
              分析有关细胞的资料,回答问题.图1、图2、图3是三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

              (1)图1、图2、图3代表的生物是 ______ .
              A.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
              C.原核生物、病毒、真核生物     D.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2)图1、图2、图3的结构⑧、⑨、⑩中都含有物质成分是 ______ .
              A.蛋白质          B.脂肪          C.多糖          D.核酸
              (3)如图1代表的某类吞噬细胞,则其吞噬作用主要依赖于结构①的 ______ 特性,而为其提供能量的结构有 ______ (填编号).
              (4)若要培养图2代表的生物,通常情况下,培养基中需加入 ______ 、 ______ 、无机盐、生长因子、水.为了能进一步确定其是否是大肠杆菌,则可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 ______ 来确定,此类培养基称为 ______ .
            • 10.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其中可含有蛋白质、mRNA、DNA片段等生物活性物质.科研人员对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间耐药信息的传递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
              (1)获得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A,并提取其外泌体AE,将AE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共培养12h,测定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可利用 ______ 技术示踪AE的去向.
              ②AE可以被M细胞摄取,此过程依赖于 ______ .
              ③比较三组实验结果,初步说明 ______ .
              (2)研究发现多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是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载体蛋白活性,可将药物(阿霉素)通过 ______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具有耐药性.
              (3)检测发现M+AE共培养后的M株P-gp表达量提高,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已知P-gp半衰期(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4~17h.
              实验结果否定了外泌体仅通过携带P-gp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判断依据是 ______ .推测可能的其他方式是 ______ .
              (4)下列关于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
              A.可参与细胞间通讯    B.可实现基因跨细胞表达     C.可望成为药物载体    D.不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