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的部分模式图,图2是黑色美西螈的受精卵实验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⑪]主要进行______。
              (2)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该结构主要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
              (3)图1中的A半图表示动物细胞,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具有______。B半图是植物细胞,因为它具有______和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______等结构。(请写编号)
              (4)图2实验(一)的结果说明______。
              (5)图2的三个实验说明:______。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细胞结构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______生物,从培养过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行_______呼吸。

              (2)7.5%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用7.5%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接种操作前后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___________灭菌。

              (4)在制备血平板时需将pH调节至________(“微酸性”或“微碱性”)后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再加入适量血液。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鲜牛奶供应商仍认为此菌并非鲜牛奶所携带,因此要对本操作进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染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排除法”可用来鉴定细胞的死活,能被台盼蓝染液染色的为_____(活\死)细胞。

              (2)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常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该材料________(能\不能)用来进行观察线粒体的实验。

              (3)观察线粒体常用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染色后细胞质接近__________色。

            • 4.

              下图表示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       ②_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       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上图中图_______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间信息交流是上图中图________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5)细胞膜除了可以实现以ABC三图所示的________________之外,还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__________具有专一性。

            • 5.

              回答下列问题:

              DNA是生物主要的            ;基因是有            的DNA片段;真核细胞核中DNA与           紧密结合;原核细胞和DNA病毒的DNA则          存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其DNA自动与          发生分离。   

            • 6.

              如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分析并回答:

              (1)过程甲是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填“快”“慢”)。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         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       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2)过程乙中使用醋酸菌属于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其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固体培养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___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3)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       ,再将其变为醋酸。

              (4)菌种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 7.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S1;随后有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4)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 8.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部分。

            • 9.

              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在[ ]填序号,在      上填中文名称)

              (1)图中结构1是              ;图中结构7的化学成分是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3)结构5为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B图中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是[  ]          和[  ]          

              (5)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6)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        ______,它与染色体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7)细胞中膜面积最大,联系最广泛的结构是[  ]            

            • 10.

              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线粒体产生的一种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含该蛋白质的线粒体会成为“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被降解。请作答。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___________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___________(“是”或“不是”)处于生活状态。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自噬溶酶体”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特点。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________,对其检测时,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

              (4)线粒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就要开始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线粒体。研究人员将胆碱缺陷突变型脉孢菌培养在含有3H标记胆碱(一种磷脂的前体物)的培养基中,使其带上放射性3H标记,然后收集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再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查培养时间长短不同的细胞中同位素的分布和含量。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具有放射性的线粒体的数量____________,放射性均匀分布到新的线粒体中,并且随着分裂次数增加每个线粒体的放射性____________,证明新的线粒体是分裂而来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