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实验小组以唾液淀粉酶、蔗糖和淀粉为实验材料,进行了酶的特性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各试管所加入的物质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操作

              1

              2

              3

              4

              5

              pH6.8的缓冲液(mL)

              1

              2

              1

              1

              X

              蔗糖溶液(mL)

              1

              1

              0

              0

              0

              淀粉溶液(mL)

              0

              0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0

              1

              0

              0

              煮沸过的唾液淀粉酶溶液(mL)

              0

              0

              0

              1

              0

              酶促反应

              摇匀,37℃水浴加热3min

              斐林试剂

              加入2mL沸水浴

              (1)编号为5的试管中应加入PH 6.8的缓冲液的体积x为___mL,从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分析,此做法遵循的是____原则.

              (2)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是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反应产生_____沉淀该实验不宜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

              (3)分折该实验表格可知,该实验可以得出酶具有________的特性.

            • 2.

              库尔勒香梨果实中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两大类呈香物质。结合态呈香物质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本身没有香气,但在糖苷酶的作用下能分解释放出具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呈香物质。若香梨在贮藏期间上述转变过程迅速,会导致部分香气成分丧失,影响果实的风味和品质。科研人员对一批成熟状态和大小相同的香梨在甲、乙、丙、丁四种贮藏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糖苷酶含量的影响。

              (2)本实验的检测原理:


              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对硝基苯酚

              由于不同实验条件下香梨中的_________含量不同,所以对硝基苯酚含量不同。以上反应完成后,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的吸光值,与事先配制好的对硝基苯酚标准溶液的________进行比较,确定对硝基苯酚含量,然后可推算出不同实验条件下糖苷酶含量。

              (3)实验步骤

              提取样液:定期称取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香梨样品,制成糖苷酶粗提取液,保存备用。

              检测样液:将酶粗提取液和糖苷混合均匀,在pH 6.0、37℃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①为了保持糖苷酶的活性,制备酶粗提取液过程最好在_______(低温/常温/高温)条件下进行。

              ②检测样液时,酶促反应箱控制在pH 6.0、37℃条件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在贮藏期间四种不同条件下的香梨中游离态呈香物质均在贮藏_________天左右时相对较多。

              ②在________(甲/乙/丙/丁)条件下贮藏时,香梨的风味和品质最佳。

            • 3.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溶液中H2O2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注射器A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H2O2溶液5 mL,在注射器B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的酵母菌溶液2 mL;

              ②关闭止水夹,放置在恒温水箱中保温10 min;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匀速推至注射器B中,关闭止水夹,记录注射器B活塞的刻度,5 min后再次记录注射器B活塞的刻度;

              ④改变恒温水箱的温度设置,重复①~③。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酶之所以具有催化作用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在注射器B中加入与酵母菌溶液等量的__________。H2O2酶的活性则通过5 min内注射器B活塞刻度的____________表示。

              (3)每个温度条件下实验需要重复多次,最后取____________,绘制图乙曲线。

              (4)由图乙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温度对酵母菌溶液中H2O2酶活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在60℃条件下,H2O2酶的____________被破坏,失去活性。

            • 4.

              如表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设计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实验组是           (填试管编号).

              (2)比较1号和2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3号和4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                       

              (3)某同学按照表中方法做了这个实验,结果试管3和试管4的现象刚好相反,他的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答出两点)

              (4)如图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在A到C浓度范围内,将反应温度均升高10℃,请在图上画出相应的曲线.如果在B到C浓度范围内向反应混合物中都加入少量同样的酶,请在图上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 5.

              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1)请处理下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每项只准选择一次

              与实验名称①②③④⑤依次对应材料、试剂或用具的是______(填字母)

              (2)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三组实验: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若在t2时,C组加入三倍的反应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产物浓度不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想进一步具体测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应该____________。

            • 6.

              天然漆酶在造纸业中常作为漂白助剂使用,但天然漆酶的稳定性较差,在应用环境条件下易失活,某研究小组采用PA、SA、MA三种化学试剂对天然漆酶进行修饰,研究酶热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漆酶可以催化木质素的降解,不能催化纤维素的降解,这表明酶具有___________ 。

              (2)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漆酶对纸浆中两种染料的漂白效果的差异,漂白效果最适的温度是___________,60℃时两条曲线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PA、SA、MA三种化学试剂对天然漆酶进行修饰,实验如下:


              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步骤4中冰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以看出:50℃条件下,三种化学修饰___________ 。(填“都能提高”或“都不能提高”或“部分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4)根据上述实验分析,酶制剂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步骤二:利用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到E、F试管中,然后向E、F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后,在______条件下,观察颜色变化。(这两个空格的答案在下面填写)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的表格中的X、Y、Z分别是_______mL、________mL、_______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步骤五的两个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__________进行改变。 

            • 8.

              将某种玉米籽粒浸种发芽后研磨成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籽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            ,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不变色的试管是            ,不变色的原因是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籽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 9.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假如你是该小组的一员,成员们一致推选你完成设计思路。(要求:实验分5组进行)

              可供选择的材料与试剂:①猪肝研磨液、唾液、过氧化氢、淀粉;②斐林试剂、碘液。可供选择的温度:12℃、17℃、22℃、27℃、32℃、37℃、42℃、47℃、52℃、57℃。(其他条件均满足要求)

              (1)该实验过程中,恒温处理与混合反应物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对照属于________。

              A.空白对照         B.自身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3)实验选材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适合用于该实验检测酶活性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度设置最科学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

              A.12℃、17℃、22℃、27℃、37℃      B.17℃、27℃、37℃、47℃、57℃

              C.17℃、22℃、27℃、37℃、47℃      D.22℃、27℃、32℃、37℃、4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