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新鲜、成熟的菠菜叶片作实验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                                                  
              B. 可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C. 较容易制备纯的细胞膜                                              
              D. 可用于观察细胞膜的结构
            • 2. 蒸馏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B.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C.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D.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 3.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只吸收红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
              ②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视野中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在右下方,为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③层析法分离绿叶中叶绿体色素的结果显示蓝绿色色带最宽,表明绿叶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
              ④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用到了相互对照原则.
              A.四项
              B.三项
              C.两项
              D.一项
            • 4.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 5.

              下图中a、b、c分别代表不使用催化剂、使用无机催化剂、最适条件下使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代表酶为化学反应降低的活化能

              B.比较a、c两条曲线,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结论

              C.E1、E2、E3分别代表各条件下进行相应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高温、过酸和过碱条件下,c曲线的最高点都会上移
            • 6.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只)、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B.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C.根据调查数据可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3:2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7.

              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不变
              B.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C.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量增加
              D.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
            • 8.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
            • 9.

              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C4、C5为实验组,C1和C2、C3、C6均为对照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 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 10.

              如图是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酶的最适温度为M,最适pH为8
              B.图中所示反应溶液中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C.温度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降低
              D.0℃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