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山东校级一模)玉米和番茄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栽培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光合速率
              (CO2mmol/m2•h)
              玉米番茄
              9:30136.890.0
              11:00144.072.0
              12:30126.090.0
              14:00108.079.2
              15:3090.064.8
              17:0054.454.1
              将玉米和番茄分别培养在含Ca2+、Mg2+、Si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
              (1)吸收结果表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    性,这一特性与细胞膜上    有关,植物吸收的Mg2+在叶肉细胞中主要用于合成    
              (2)表为夏季晴朗的某天,测定的玉米和番茄的净光合速率,请据图分析
              ①在11:00时,光照增强,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开度下降,作为光和原料之一的    减少,导致番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与玉米相比,此时番茄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含量增加的是    (H、ADP、C3或C5).
              ②于11:00时相比,17:00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若持续用表中11:00对应的光照强度连续照射两种作物10分钟,则玉米积累的葡萄糖总量比番茄多    mg/
              m2.③生产实践中,农民长将番茄植株下部的老叶摘除,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2. 高粱、玉米等植物和普通的绿色植物不同,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高粱、玉米等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固定CO2的最初受体是    
              (2)叶肉细胞中NADPH来源于光合作用的    (“光反应”或“暗反应”),维管束鞘细胞中NADPH可用于暗反应中    
              (3)图中ATP的合成场所是    (“叶肉细胞”或“维管束鞘细胞”)的    (填一细胞结构),ATP水解为AMP的过程中断裂了    个高能磷酸键.
              (4)在炎热夏季的中午,某些植物会出现光合作用速率显著下降的现象,称为“午休”现象,其原因是    .而高粱、玉米等植物一般不会出现“午休”现象,原因是在较低CO2浓度下,固定CO2的能力    (“强”或“弱”).
              (5)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人参等阴生植物与高粱、玉米等植物相比,光补偿点要    (“低”、“相等”或“高”).
            • 3.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1)甲图中A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    阶段,物质b可能是    ,物质c转变为    (CH2O)需经历两个过程.
              (2)上述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    .(多选)
              A.物质a    B.物质b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E.ADP+Pi   F.(CH2O)
              乙图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02
              506
              10012
              15018
              20018
              (3)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μmol氧气/小时,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    
              A.20μmol          B.60μmol          C.80μmol        D.120μmol
              (4)从下表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可能对应的光强是    
              A.100μmol.m-2.s-1   B.150μmol.m-2.s-1   C.200μmol.m-2.s-1   D.无法精确确定
              甲、乙两组密封玻璃瓶中,加入数量、大小、苗龄、长势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并分别放置等量的自来水和0.125%NaHCO3溶液,用传感器测量瓶中氧浓度,记录数据见表:
              序号组别氧初始数据(mg•L-1氧终结数据(mg•L-1差值(mg•L-1
              12.742.56-0.18
              22.363.230.87
              光照度26klux;水温18℃;光照时间0.5h
              (5)造成甲乙两组氧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 4. 如图中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    
              (2)若此时图1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则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熵(CO2/O2)为0.8(呼吸时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的比值)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植物还需吸收CO2    毫升.
              (3)如果用18O标记光合作用产物葡萄糖,试问这种18O能否在短时间内形成18O2,请说明理由    
              (4)写出该叶片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 5. 按教材原文填空:
              (1)植物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2)对比试验中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其他变量叫    ,必须控制.
              (3)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     (颜色变化).
              (4)细胞的分化是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    和生理功能     形成稳定性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5)     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 6. 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某科研小组用单细胞真核生物小球藻为实验材料,采用溶氧法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溶解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4组,分别放入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图1所示装置的样品池中,编号A、B、C、D.
              第二步:在A、B、C样品池中分别添加等量1mg/L、5mg/L、10mg/L的纳米银溶液,D组加入等量蒸馏水,将各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样品池中溶氧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第四步:把样品池中的小球藻取出,进行色素的提取和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改变图1中光源,可研究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场所是    
              (3)如果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实验中需要使用    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色素提取时需要用到    试剂.
              (4)由图2、图3的实验结果可知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是    ,原因是    
              (5)科研人员想要探究纳米银对小球藻呼吸作用的影响,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7. 细胞中的能量转化离不开生物膜,回答下列问题:
              (1)将光能转化为ATP中的活跃化学能发生在    膜上.产生的ATP应用于    过程.
              (2)将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转化为ATP中的能量,并且产生大量ATP的过程是在    膜上.其产生的ATP应用于    
            • 8.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表明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    植物固定CO2能力较强.在实验一的前10min,A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     mg,原因是    
              (2)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Z klx(a<Z<b),每日光照12h,B植物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范围为    mg,由此可知B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实验二中自变量是    ,若将A植物所处的光照条件由a增强到b,则短时间内A植物叶片细胞中C5含量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 9. 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位g)的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1)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D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    
              (2)A点和B点实际(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分别为    g/h、     g/h.
              (3)29℃时,光照10小时其余黑暗,一昼夜小麦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葡萄糖量为     g.
              (4)增施氮肥能促进光能的吸收和转化,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最可能是    
              (5)小麦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B点光饱和点低,其主要原因是    .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暗反应的     减少.
            • 10. 在生物解题中,经常要将陌生的难题“翻译与转化”成熟悉的基本题型.下面结合相关试题,你认为应掌握哪些“翻译与转化”手段,有望使陌生的难题得到解决.
              例题策略名称对应举例(不解)
              例题11.
              例题21.
              例1: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1),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例2:如图2所示,甲图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CO2浓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光照强度小于b点,A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
              B.在较长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A植物
              C.f点与e点相比,f点C5含量较高
              D.d点与e点相比,d点C5含量较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