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诏安县校级一模)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    
              (2)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突然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C3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b点之前,影响青蒿植株二氧化碳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组别
              温度(C)272829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1-2-3-4
              光照后比暗处理前增加(mg)+3+3+3+1
              (3)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则:
              ①在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H]的场所是    
              ②假如叶片增加或减少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那么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释放氧气量最多的是    组叶片,其氧气的释放量为    mg.
            • 2. 本题共三个小题.
              Ⅰ如图甲装置,请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
              (1)测甲叶片光合作用时,除满足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外,A液体的作用是    .测得容器中气体变化量是    
              (2)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    光.
              (3)如果供给植物H2O18,容器含O18的物质有    
              Ⅱ如图乙示翻译过程,图丙是甲图方框内部分的放大.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翻译过程中,肽链上的氨基酸由    (填mRNA或tRNA)上的三个碱基组成的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可以由    种密码子决定.
              (2)一种tRNA能携带    种氨基酸.图乙中不同的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是否一定相同?    
              Ⅲ下列是关于变异与育种的一些问题.请思考并回答:
              (1)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选出的符合需要的优良性状的组合类型,是否一定要经过连续自交获得纯合子才能在生产中推广?    .如果需要,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    
              (2)转基因食品是否一定对人体健康有害?    
            • 3. 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见图1和图2和表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指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释放    的量.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图1中曲线进行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采用的叶片叶龄必须一致
              B.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必须一致
              C.三个品种进行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
              D.40℃条件下P1品种的生长速度最快
              (2)分析图2可知,新育品种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的主要原因与    有关.研究发现,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    
              A.电子传递B.ATP的合成C.NADPH的合成D.光能的吸收
              (3)表是对新育品种P1、P2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测定结果.结合图2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蛋白质序号蛋白质名称或功能新育品种1表达量新育品种2表达量
              ATP合成酶0.450.30
              固定二氧化碳的X酶0.180.14
              传递电子0.520.33
              固定二氧化碳的Y酶0.140.00
              A.H+是经过类囊体上的蛋白质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进入类囊体腔中的
              B.蛋白质①③位于叶绿体内膜上,蛋白质②④位于叶绿体基质中
              C.P1光合作用强度高于P2,与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种类和表达量多有关
              D.P1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 ATP比P2多与叶绿素和传递电子含量的差异有关
              (4)为研究光质对新育品种P1和P2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者用乙醇和石油醚分别对P1和P2幼苗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其纸层析的结果如图3(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甲是新育品种P1,乙是新育品种P2
              B.色素Ⅲ、Ⅳ主要吸收的光谱不同
              C.红橙光下新育品种P1的光合效率比P2
              D.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 4.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指标物种马尾松石栎青冈
              光补偿点(μmol•m-2•s-1140663722
              光饱和点(μmol•m-2•s-114251255976924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1)叶肉细胞内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    ,光强减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    减少.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表中四种植物中    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3)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光强为1255μmol•m-2•s-1    1455μmol•m-2•s-1时,苦槠的气孔开放程度减小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4)相同光照条件下,石栎植株增重(干重)显著大于马尾松,但石栎结籽实量(干重)并不高于马尾松,可能的原因是:石栎植株    .(注:石栎的果实是非绿色器官)
            • 5. 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细胞的线粒体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并利用,需通过    层膜结构.
              (2)图中两处[H]所对应的物质    (填“相同”、“不相同”).细胞呼吸中消耗[H]的具体部位是    
              (3)①~⑩中,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细胞内可以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    (填序号).
              (4)为了提高大田农作物的产量,常考虑合理密植的问题,其中所包含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在供给H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    (写出两种).
            • 6. 图甲表示发生在番茄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Y物质是    ;⑤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①~⑤过程中,需要消耗ATP含量的过程是(写标号)    
              (2)乙图中B点的含义是;表示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    
              (3)乙图中,若在B点突然增加光照,则甲图中的过程(写标号)将首先受到影响,叶绿体内C3含量将    
              (4)乙图中,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    (增多、减少、或不变)
              (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丙所示),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则实验时间内B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可以表示为    
            • 7. (2016春•常德校级月考)如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 8. 某科研小组的科研人员利用不同的植物分别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两组实验,请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用两批相同的番茄幼苗,在最适温度下分别在A、B两个植物生长箱中培养,
              A 生长箱内的CO2浓度维持在0.40%,B 生长箱内的CO2浓度维持在0.03%,再分别用不同光照强度的光照射,并比较两个生长箱中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

              实验二:选品种优良的玉米和花生,分别单独种植和间行种植,生长相同且适宜时间后,分别测植株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当光照强度为5个单位时,限制光合速率提高的因素是    
              (2)气体X 会影响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气体X 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时,他除了要在生长箱中置入不同浓度的气体X,最好在1.5 个单位的光照强度、0.40%的二氧化碳浓度下来进行实验最适当,理由是    
              (3)根据实验二结果,当光照强度为1 个单位时,玉米单独种植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积累的有机物量    (“>”、“<”或“=”)间行种植,花生单独种植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积累的有机物量    (“>”、“<”或“=”)间行种植.
              (4)间行种植与单独种植相比,玉米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花生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    (“强”、“弱”).
            • 9. 如图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数字代表过程,A、B、C代表物质);图2表示当光照和CO2浓度足够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消耗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甲过程发生的场所为    ,该生理过程的能量变化为    .乙过程中A消耗于该过程的第    阶段,其发生的场所为    .乙过程产生的水    ,其氢的来源是    (不考虑中间产物).
              (2)图1中,若甲过程其他条件不变,光照由强变弱,则短时间内中间产物C3的含量将    (增加、减少、不变).
              (3)由图2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    
              (4)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图2植物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l2h光照、12h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h内积累的葡萄糖为    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10. 如图表示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示意图,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分析回答:

              (1)过程①所示生理活动包括    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可概括为    和C3还原,能量变化为    
              (2)过程②所示生理活动中,需要的酶存在于        结构中.
              (3)图示生理活动中能发生在水稻根尖细胞中的有    (填标号),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填标号).有〔H〕生成的有    (填标号).
              (4)进行⑤生理活动的生物名称为    ,属于    养型生物.
              (5)过程②、③、④所示生理活动中,产生能量的去向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