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有关细胞代谢的问题
              有研究小组采用盆栽实验研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1.

              (1)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A.叶片光合速率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在某一浓度CO2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如图2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3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9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小时)32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小时)8
              (2)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外界的限制因素主要是    
              (3)在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小麦吸收的CO2进入图2的物质代谢过程,则14C在图中的转移途径是    .(用箭头和字母等表示)
              (4)图2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发生在    .(多选)
              A.叶绿体基质  B.细胞质基质  C.类囊体膜  D.线粒体基质   E.线粒体内膜
              (5)当光照不足时,图中卡尔文循环的哪一步反应最先受到影响?    (填编号),此时缺少的物质是    .(写物质名称)
              (6)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物质进入卡尔文循环被利用的量为    (mg/l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生成e物质的量为    (mg/100cm2叶•小时).(保留2位小数)
            • 2. 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组的装置;图乙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由装置甲测得的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图丙是该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表示三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瓶中的液体可能是一定浓度的    ;若实验在开始之前U型管的C、D两管内有色液体液面等高,然后立即放置于强度为2千勒克司的光照下1小时.则甲图中U型管的C、D两管中的液面位置情况是    
              (2)图乙中光照强度为4Klx时每100cm2叶片每小时O2的释放量是     mg.F点以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可能是    
              (3)若将甲图的A瓶植株除去,在B瓶中加入离体的叶绿体为实验材料,则在光照强度为8Klx时,每100cm2叶片每小时产生O2    mg.
              (4)若将图丙中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气孔将逐渐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A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 3. 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细胞器a为    ,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    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④是    
              (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的)据此回答:
              ①从图乙中可发现,影响A点光合速率的因数是    
              ②在15℃、1klx光照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吸收CO2     mol.
              ③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klx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    克.
              (4)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C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 4.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番茄喜温不耐热,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1)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图1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2)将该植物放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连续48小时,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2.图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30 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2移动方向是    .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小于/等于)后24 h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3)在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结果表明:由于    的缘故,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天、第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
              (4)提取Rubisco的过程需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    
              (5)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总的RNA,经    过程可获得总的DNA.可以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    设计了“一段短的核酸单链”,再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
              (6)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主要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    的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 5. 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测定某入侵地飞机草的不同器官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1)在图中补充叶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柱状图.    
              (2)由图可知,除了叶片以外,其它器官中    的光合速率最大.飞机草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外,其余部分    
              (3)飞机草分泌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多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并使一些食草动物中毒.这有利于飞机草与本地植物    光和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飞机草的大量繁殖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    
              (4)关于飞机草成功的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飞机草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    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飞机草入侵种群    ,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 6.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对新江湾城绿地植物多样性的调查中,某学生选择了一块低干扰、半自然状态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其中优势树种的光合生理特征.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
              实验方法:选择夏季晴朗无云天气,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仪的标准叶室(2×3cm),选择待测植物顶端东南方向上的3片成熟功能叶进行测定;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
              冠层、林窗主要树种净光合速率日程图分别如图二、图三.
              (1)图一中可表示气孔导度的是    .如果要观察高大乔木的如图一的结构,该实验材料较适宜的取材部位是    .分析气孔导度的改变与光合作用过程的关系    
              (2)图二所测量的净光合速率用文字表达为    .冠层、林窗主要树种的净光合速率一天内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致的趋势,分别是        特点.造成图二该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3)冠层的朴树和女贞的最大净光合速率    (大于/小于/等于)林窗的朴树和女贞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7.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玉米叶肉细胞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水稻没有这种机制.图1显示了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植物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各曲线代表的植物情况见表,其中人工植物B数据尚无.
              曲线植物酶反应相关酶的来源叶肉细胞的来源
              玉米玉米玉米
               ②水稻水稻水稻
              人工植物A玉米水稻
               ④人工植物B水稻玉米

              (1)CO2可参与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的    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2)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关个号速率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    
              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
              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
              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
              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
              (3)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玉米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    
              (4)根据曲线①、②、③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推测,表4中人工植物B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④)最可能是    
              (5)根据表及相关信息,图2中曲线②和曲线③所示光合速率的差异科说明    

              (6)现代工业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这一环境变化趋势更有利于    
              A.水稻生长,因为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酶活性不再增加
              B.水稻生长,因为在较低胞间CO2浓度范围内水稻的酶活性较高
              C.玉米生长,因为它们的光合效率极高
              D.玉米生长,因为它们拥有CO2泵.
            • 8. 将若干长势良好的植物幼苗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并且人工控制光照和温度保持适宜且稳定,每天8:00〜24:00为光照培养阶段,00:00〜8:00为黑暗培养阶段.一天内容器中C02 浓度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阶段黑暗阶段
              时间 S02:浓度
              (μL/L)
              8:009:0010:0011:0012:00-24:001:002:003:004:005:006:007:00
              660420300180180270360450520570610640
              (1)光照培养阶段C02浓度下降的生理原因是    ,在叶肉细胞中利用SO2的具体部位是    
              (2)11:00-24:00时间段,幼苗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包括    
              (3)整个黑暗培养阶段幼苗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导致该阶段呼吸速率变化的因素是    
              (4)若给该密闭容器中的椬物提供H
               
              18
              2
              O,一段时间后楦物幼苗内出现了C6H
               
              18
              2
              O6,请用分子式、箭头、文字简要表示该过程(文字以表明生理活动):    
            • 9. 取7株各有5个叶片、株高相近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25℃的密闭玻璃容器内.实验开始先测定CO2浓度,12小时后,再测定CO2浓度,且以7种不同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结果见表格.
              序号光照强度
              (%)
              CO2浓度(%)
              开始时12h后
              100.350.368
              2100.350.342
              3200.350.306
              4400.350.289
              5600.350.282
              6800.350.280
              7950.350.27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目的是    
              (2)排除的无关变量包括    .(至少回答出3点)
              (3)依据上表所测数据,在如图2的方框内用曲线图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趋势.

                  

              (4)评价该实验设计运用实验原则的合理性.    
              (5)若要进一步实验确定哪种光照强度最好.除上述实验评价外,还有的合理建议是    
            • 10. (2016•泉州一模)蝴蝶兰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花卉,原生长于热带雨林地区.研究发现,夜晚,蝴蝶兰叶片吸收CO2并将其转化为苹果酸储存起来;白天,苹果酸在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CO2用于光合作用.研究人员测定蝴蝶兰叶片CO2净吸收速率,并绘制成日变化曲线如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蝴蝶兰适应在热带高温环境生长,白天,其叶片多数气孔    ,光合作用所利
              用的CO2主要来自    ,这种特性是长期    的结果.
              (2)在22:00一24:00时,蝴蝶兰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还原    (填“增强”“减弱”或“不进行”),理由是    
              (3)为研究增施CO2对蝴蝶兰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长势一致的蝴蝶兰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于玻璃温室中培养.其中,实验组每天应于    (填,“8:00一18:00”或“18:00一4:00”)利用CO2控制仪将温室内CO2浓度增至800μmol•mol一1;对照组温室内维持大气CO2浓度(约400μmol.mol一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实验过程中,适时测量和统计两组蝴蝶兰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