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衡阳校级期中)如图是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某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B表示的是    植物.
              (2)a、b点均表示在此光照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3)叶面积为50cm2的阳生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量为    mg葡萄糖(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4)将该阳生植物叶片先在光照强度为X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放于暗处(光照强度为Q)12小时,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与照射前一样,则需要光照    小时.
              (5)在同等条件下,阳生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生植物    (大或小).
            • 2. (2016春•高安市校级期中)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单细胞绿藻置于密闭容器内,探究温度对绿藻代谢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实验中可以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说明: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
              温度(℃)510152025303540
              适宜光照ml/h0+4+11+18+26+22+13+9
              黑暗ml/h-2-4-7-11-16-23-28-21
              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
              (2)5℃时绿藻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适宜光照下,10℃时绿藻能否正常生长?    (填“能”或“不能”). 3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15℃时的    倍.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上述实验中还应该    ,以校正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4)某同学为探究CO2浓度对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向装置中添加适量较高浓度的NaHCO3,在短时间内,这将导致绿藻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该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当容器内NaHCO3溶液的浓度超过5%时,绿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急剧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5)另一位同学以绿藻为材料,进行色素的提出和分离,并在滤纸条上得到了四条色素带,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第三条色素带应该是    
            • 3. 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曲线表示放有某植物的密闭玻璃罩内一天24小时的CO2浓度的变化,试回答:

              (1)甲图中X点植物体内产生ATP的场所是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    移动,Y点将向    移动.
              (2)乙图中D点的含义是    .FG段CO2浓度下降速率比EF段变慢的原因是    .G点与H点相比,    点的有机物含量更多.导致BC段斜率比AB段小的原因是    
              (3)该植物24小时有机物积累    0.(填“>”或“=”或“<”)
            • 4. 如下面所示,图一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二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

              (1)从图一可知,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    ,参与此反应的特有物质有    
              (2)能溶解于无水乙醇中的是存在于a结构的    ,其中决定叶片绿色的是    
              (3)从图二可知,从    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    点有机物合成终止.
              (4)G点C3含量极少,其原因是    
              (5)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含量较    (填“高”或“低”).
            • 5.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分别测定某池塘夏季白天各深度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h);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瓶中的水藻及水深4m时白瓶中的水藻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据图中的数据得知,水藻的呼吸速率为    ;此时水藻产生ATP的结构有    
              (2)白瓶中测得的O2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产生量,则光照适宜时,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    
              (3)白瓶在水深3m时,O2的变化量为0,表明在此深度时,水藻的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小于)呼吸速率,若将白瓶水藻从3m处移到2m处时,则水藻细胞中C3的含量将    
              (4)图乙装置中,用排水收集法测定单位时间内气体的产生量,可表示水藻的    速率.
              (5)若图乙实验中将试管向右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6)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偶然误差,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要控制无关变量相同,设置对照实验外,还应进行    
            • 6. (2016春•嘉兴校级期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蛋白质等在某种膜上的分布及部分反应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该膜是    膜,其上含有色素和催化光反应的    .光反应中,色素吸收的光能转换为ATP等物质中的    
              (2)光反应的产物除图中所示的物质外,还有电子和    .ATP为碳反应提供了        
              (3)分离新鲜菠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应注意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    的液面.滤纸条上最宽色素带中所含的色素是    
            • 7.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表.请分析并回答:
              指标

              类型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 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野生型0.286.948.13210.864.07
              突变体0.329.305.66239.073.60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    上;欲分析色素种类,可用    (溶剂)分离叶片中的色素.
              (2)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叶绿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    .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    (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3)野生型成熟叶片光合作用中,水光解的产物有    ,三碳糖的组成元素有    ,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转变成    ,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4)野生型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突变体高    μmolCO2•m-2•s-1
              (5)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图).

              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    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    (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
            • 8.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25℃)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叶•小时)
              39368
              (1)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过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    (mg CO2/l00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mg/100cm2叶•小时).
              (3)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
              1小麦
              叶片
              25℃、9千勒克司a
              230℃、15千勒克司b
              3玉米
              叶片
              25℃、9千勒克司c
              430℃、15千勒克司d
              ①若实验测得    ,则说明高温、强光照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不大;实际测得d>b,由此判断在相同条件下,生长状况较好的植株是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9. 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烟草后,会破坏细胞的部分结构,随着病毒的大量繁殖,烟草叶片出现畸形、黄化的现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要想检测感染TMV的黄化烟叶中色素种类与含量和健康烟叶的差异,常用    法对两种植株中的色素进行分离,依据的原理是不同种类的色素在层析液中    不同,扩散快慢也不同,其中扩散最快的是    
              (2)在健康烟草叶肉细胞中,CO2产生和固定的场所分别是        
              (3)对健康烟草幼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光照强度(klx)
              O2变化量(mg/h)
              温度
              0510
              10℃-0.5+3.0+4.0
              20℃-1+2.0+5.0
              在20℃时,分别用10klx和5klx光照烟草幼苗10小时,再黑暗14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量前者比后者多    mg.
            • 10. 图1是某植物细胞内部物质转化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图2是在“探究光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得到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图1的①~④中属于需氧呼吸的是    (填标号),需氧呼吸的场所是        
              (2)图1的①~④中属于光合作用碳反应的是    (填标号),碳反应的场所是    ,完成④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碳反应合成的有机物绝大多数被运送至叶绿体外合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突然对植物停止光照,则三碳酸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    (填“增加”或“减少”或“基本不变”),而RuBP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    (填“增加”或“减少”或“基本不变”).
              (3)图2中,如果连续阴雨一星期,白天的光强度始终为A,则这段时间内,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或“基本不变”).
              (4)有些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其光合作用的场所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