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图中的不同曲线X、Y、Z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回答: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包括在发生的光反应和在发生的暗反应。夜间甜槠(填“能”、“不能”)进行暗反应,原因是

              (2)图中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点。曲线Z上发生了由k到a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3)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此时叶绿体中C5的生成速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C5的含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

              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a和b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无氧呼吸),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乙图中应去掉的箭头有________(填字母)。

              (2)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

              (3)若将甲图中绿色植物从M点突然转移至P点条件下,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__。

              (4)甲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最大值是______mol/h,此数值相当于乙图中______值。

            • 3.

              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丙A、B和C三点中______________点对应图乙状态。

              (2)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若提高温度,曲线的C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

              (3)图乙a、b和c结构中,产生CO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消耗CO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丁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___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00mg。

            • 4. 如图是不同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番茄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中B、C、D 是横坐标上的点;图乙是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E 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图中其它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E点将向方向    移动,图甲中的C 点骤变为    点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请用图中横坐标上的字母回答).
              (2)图甲中B 点时,番茄叶肉细胞内能为细胞主动运输吸收K+提供ATP 的场所有    ,在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番茄叶肉细胞中的磷酸分子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    
              (3)图乙表示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番茄的气孔导度降低,但细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最后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细胞内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    反应,而且不能恢复.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    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 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    ,则观点一不成立.
            • 5. 图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若其他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吸收的光主要是 ______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 .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umol/m2.s,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 ______ umol/m2.s.
              (3)在实验过程中,给植物浇灌H2180,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2180先参与 ______
            • 6. (8分)光合作用离不开叶绿体色素。某兴趣小组开展了与色素有关的探究实验:

              【探究一】为了比较不同色素对酸雨的敏感程度,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器材:长势相似的2年生龙眼植株、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蒸镏水、722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

              (1)模拟酸雨处理叶片:

              ①利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蒸馏水配制pH分别为4.5、4.0、3.5、3.0、2.5的模拟酸雨。

              ②取6支试管,编号为1~6,分别依次加入10 mL的蒸馏水、各pH的模拟酸雨。

              ③用打孔器取龙眼叶圆片若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圆片50片。

              ④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处理适宜时间后,取出叶圆片,用蒸馏水冲洗3次后待用。

              (2)色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①将每支试管中的50片圆片分别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 ▲  ,再各加入10 mL ▲  ,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②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放有  ▲  (填“单层尼龙布”或“单层滤纸”)的漏斗中过滤,将滤液分别收集到另6支试管中,试管口用棉塞塞严,以防止滤液挥发。

              ③利用722分光光度计分别间接测定6支试管的滤液中相关色素的含量,并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析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探究二】已知标准层析液的组分及比例为石油醚:丙酮:苯=20∶2∶1,为研究标准层析液各组分在色素分离中的各自功能,该兴趣小组分别用标准层析液、石油醚、苯、丙酮等4种不同溶液分别处理豌豆幼嫩叶中的色素。结果下图所示。

              (3)据图分析,下列对标准层析液中的3种成分的各自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填字母)  ▲ 

                A.石油醚的功能是分离色素中的胡萝卜素

                B.苯的功能是分离色素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C.丙酮的功能是溶解各种色素

              (4)若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则Rf值(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上升距离/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距离)最大的色素是  ▲ 

              【探究三】研究LSV病毒对百合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其中气孔导度描述的是气孔开放程度。

              色素量的比值

              气孔导度的比值

              净光合速率的比值

              叶绿素a

              叶绿素b

              LSV侵染的百合/健康百合

              71.4%

              66.7%

              75%

              66.7%

              (5)实验结果表明,LSV侵染的百合比健康百合净光合速率低。据表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角度分析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分别是  ▲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