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1

                              时间/min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0

               

              5

              10

              15

              20

              25

              萌发的种子

              0

              8

              16

              23

              29

              34

              蚯蚓

              0

              4.5

              9

              11.5

              13.5

              15.5


              (1)装置图中的Y溶液的作用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

              0

              1.5

              3.0

              4.2

              5.0

              5.5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

            • 2.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在0~5 ℃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左右。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缺少叶黄素的变异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填“不”或“非常”)显著。

            • 3.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是否存在两种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图1:装置一和装置二(新鲜的酵母与5%的葡萄糖溶液制成酵母发酵液,简称酵母液):


                                                  图1                                                                                             图2


              (1)装置一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 。

              (2)若只有有氧呼吸,装置二红色液滴不动,装置一液滴___________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装置一液滴左移,装置二液滴___________

              (3)此小组的同学还想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是否差不多,又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图2):此学习小组设置装置1和装置2的实验属于_______(填“对照”或“对比”)实验,这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记录实验结果时观察的指标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 4.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细胞结构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 生物,从培养过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行 呼吸。

              (2)7.5% NaCl肉汤培养基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        ,用7.5% NaCl肉汤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目的是 。选择培养基是指的培养基。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        ,该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接种操作             (填“前”、“后”或“前后”)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灼烧灭菌。

              (4)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 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鲜牛奶供应商仍认为此菌并非鲜牛奶所携带,因此,要对本操作进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    

              (5)鲜牛奶消毒使用的方法是              

            • 5. 图1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农科所技术员依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及水果的储藏问题,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和图3曲线。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A、B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2)图2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             ,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       

              (3)图3表示果实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PQ段下降的原因是       

              (4)由图3可知果实储藏时应选取     点所对应的O2浓度,理由是                            。水果储藏时,除低氧外,还需要          的环境条件,才能使水果保持较好的口感;若密闭储存,果实易腐烂,原因是                        

            • 6.

              某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止痛药Q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表现为实验动物的肝肿大和代谢减慢,且连续服药两个月内效果愈加显著。现提供下列材料,请完成对该止痛药Q副作用的研究。

              材料用具:成年实验兔、止痛药Q(已用生理盐水配制成试剂)、注射器、饲料、天平、氧浓度传感器等。

              (说明:达到实验数据差异显著所需时间为10天;各指标具体测定方法不要求;以上材料用具的数量均能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取    ①     的成年实验兔130只,先用相关仪器对其中的10只依次测定   

              ②   ,并记录;

              第二步:将剩余的成年实验兔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三步:除正常饲养外,甲组实验兔每天定时注射适量的止痛剂Q,乙组    ③    

              第四步:    ④    ,依次测定相关指标的数据,并记录;

              第五步: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完善实验思路:①      ;②      ;③      ;④      

              (2)预测实验结果:

              请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相关指标的变化曲线。

              (3)分析讨论:

              ①有人认为本实验选用成年实验兔比幼年实验兔更为科学,理由是      

              ②先取10只兔子测定的作用是      

            • 7.

              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

              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锥形瓶两只、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蒸馏水、凡士林。(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生物代谢产热的影响)

              实验方法:

              (1)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图装置安装好,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对照实验,请描述对照实验装置A如何设置?装置同上,用          代替NaOH溶液,其它条件完全相同。

              (2)结果预测和结论:(请在方框内选填左移、右移、不移动等)

              (3)进一步探究:如果要进一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中有无酒精,常用           检测,若颜色变为              ,说明有酒精产生。

              (4)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

            • 8.

              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1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注:曲线叶绿素a/b表示叶绿素a与时绿素b含量之比。
              (1)图1中当遮光比例达到10%以上时,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_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加更多,当遮光比例达到90%,该植物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遮光比例大于30%时,导致净光合速率迅速降低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与10%遮光处理相比不遮光处理的红掌植物植株干重较小,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给予农业生产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呼吸速率随着温度变化的情况可用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表示。当温度为60℃时,CO2的吸收量与产生量均为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小组发现,同一红掌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比顶部叶片弱的内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是测定植物细胞呼吸的装置,请据下图回答:


              (1)A瓶内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那么B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D瓶内的石灰水的作是             

              (2)C装置用不透光的玻璃罩住植物的原因是           。                                           

              (3)如将C装置中的植株换成萌发的种子,C装置可否换成透光的玻璃罩               

              (4)如果将C装置内的植物换成乳酸菌培养液则D中的现象为            ;其原因是                  

            • 10.

              下图甲是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植物的细胞呼吸,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________植物,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2)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 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________(减少或增加)。

              (3)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 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kl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4)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点的位置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灯缓慢移近广口瓶,并记录不同距离时,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发现,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不明显。请你根据该实验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简述设计实验的正确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