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人员从发菜藻体中分离发菜细胞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下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溶解氧变化,再计算该时间段内发菜细胞的光合产氧速率或呼吸耗氧速率,结果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需测定    
              (2)发菜的遗传     (遵循、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3)如图甲,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应为    ℃左右,理由是    .图乙结果表明发菜细胞对    (酸性、碱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5 )如图乙,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pH约为7.0左右,此pH下若在适应光照强度下持续培养10小时后转入暗室继续培养至24小时,可积累葡萄糖     mg.(保留一位小数).
            • 2.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3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CO2进入甲内先与    (写出具体名称)结合反应生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至NADPH中的    和ATP中的    被还原成三碳糖分子.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分子,大部分运到甲外转变成    .而O2是在甲内    (写出具体结构)上产生,与物质①    直接进入细胞器乙中参与代谢.
              (2)从图2、3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在35℃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    (mg/cm2•h).
              (3)在25℃~40℃之间,随温度的升高真正光合速率    (增强、减弱、不变、先增强后不变).
              (4)同一植株底部叶片细胞的呼吸作用比顶部叶片细胞弱的内部原因可能是    
            • 3. 如图所示,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环境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F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B的移动方向是    
              (2)图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    (填序号);图1中消耗    的生理过程有    (填序号).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    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更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    ℃.
              (4)若在20℃与37℃积累的有机物量相等,则37℃光反应产生的[H]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当环境温度处于55℃~60℃时,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相关的酶的活性情况是    .试分析高温抑制光合速率的原因(要求答对两点):    
            • 4. 表为不同氧气浓度下,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相关气体的交换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O2浓度(%)013579111315
              气体
              交换值
              O2吸收量00.100.250.350.500.650.800.951.0
              CO2释放量1.000.900.750.650.700.750.800.951.00
              (1)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时,植物的呼吸方式是    
              (2)CO2释放量为1.00时,写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3)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    ,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②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 5. 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    条件下的毒性更强.实验中需要使用    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
              (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    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    ,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    ,培养10min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    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    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约为    mg/L•min溶解氧.
              ④综上研究,可得出实验结论:    
            • 6. 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植物部位光质(光照强度
              相同且适宜)
              温度
              (℃)
              两侧水柱高
              度差(mL/4h)
              1天竺葵25240
              2天竺葵2530
              3紫罗兰25160
              4紫罗兰25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I为    ,在甲中[H]参与的具体过程是    
              (2)图1甲和乙中[H]是否是同一种物质?     (填“是”或“否”).乙中[H]的来源场所分别是    
              (3)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2进行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在该实验中左侧液面均高于右侧,其原因是    ,利用该高度差可以计算出植物的    速率,利用容器1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速率为     mL/h.
              (4)为了使测定的数据更客观准确,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图2装置的不同处理是    
            • 7. 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但其释放到水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    条件下的毒性更强.本实验需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和    对小球藻进行计数.
              (2)为进一步探究纳米银的浓度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者用密封锥形瓶分别在一定
              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检测锥形瓶中溶氧量,结果如图乙.
              ①其中系列1为初始溶氧量,则系列    为光照条件下的结果.
              ②纳米银浓度为1mg.L-1时,系列2小球藻细胞中产生[H]的细胞器为    ,若不加纳米银,则小球
              藻的总光合速率为    
              ③结果表明纳米银可以    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且对    更明显.
            • 8.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甲图表示    过程,乙图表示    过程.
              (2)甲图中的物质A是    ,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能为光合作用的    反应提供能量.分析甲图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水、二氧化碳浓度等.
              (3)乙图中的物质B是    ,其产生的场所是    ,序号①和    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 9. (2016•马边县模拟)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已具备),实验设计如图:
              (1)实验中B号种子能萌发,原因是它具备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三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该实验设计    (填能或不能)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为了避免该实验的偶然性,设计的方案应该修改的内容是    (填序号).
              ①把种子暗处理一昼夜  ②每组种子粒数为10粒左右  ③把种子进行100℃以上高温消毒
              (4)种子萌发后见光长出绿色新芽,原因是幼芽在光下形成了    
              (5)探究种子萌发与水分有关,应该选择    进行对照实验.
            • 10. (2016•四川模拟)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    .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    ,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表面蛋白结合干扰其蛋白的功能,使细胞膜失去    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以与血红素产生烷化反应,组成“血红素一青蒿素合成物”干扰疟原虫代谢,其中的血红素位于血红蛋白内,组成血红蛋白的无机盐有    
              (2)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充足二氧化碳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突然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C3的含量将    (选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b、c点之间,影响青蒿植株二氧化碳释放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组别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12-3-4
              光照后比暗处理前增加(mg)+3+3+3+1
              (3)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则:
              ①在a点的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H]的场所是    
              ②若叶片增、减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释放氧气量最多的是    组叶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