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中甲、乙分别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丙为甲、乙图中⑩结构的模式图。


              (1)在甲、乙中水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两种(后者含量较少),前者与后者含量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       (选填“旺盛”或“微弱”)。细胞衰老的之一是细胞内水分含量       

              (2)丙图表示⑩的           模型,丙图的    侧(选填A或B)为细胞外。人的细胞癌变时,丙图中[ ]          的含量减少。(注:[ ]内填丙图中的标号)

              (3)若甲为人唾液腺细胞,则唾液淀粉酶从合成开始直到分泌出细胞为止,经历的细胞结构依次为            (填相关结构的标号)。甲图中有一种细胞器在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但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这种细胞器是[ ]                  。

              (4)乙图中      与⑥的形成有关。甲、乙图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有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生物膜系统的枢纽是    。(注:本小题只需填相关结构的标号)

            • 2.

              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被运输到不同部位,其运输方向取决于蛋白质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或信号序列的差异,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成熟mRNA与以DNA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相比核苷酸数量减少很多,原因可能是________。b1、b2、b3是以a为模板合成的多肽链,其在成熟mRNA上的起始点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包含信号序列,而输出的蛋白质则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原因是________。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囊泡运往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由图可知细胞内蛋白质可以通过④⑤⑥途径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结构中,原因最可能是它们具有________。图中所示结构没有参与生物膜系统构成的是________,分离出图中各种细胞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 3.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    上填中文名称)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              

              (2)细胞内呈极细丝状物,且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_]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                  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__]               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序号).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层.

            • 4.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标号    上填文字,全对才给分)

              (1)将一个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⑦中的[ ]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           有关。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标号)。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                    (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6)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代谢控制中心的是[ ]        

              (7)在洋葱根尖细胞中,则应该没有[ ]             

            • 5.

              日本科学家凭借“细胞自噬作用的发现与机制探索”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溶酶体在胞吞和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其内部的pH为5左右。下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与溶酶体的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该结构执行的功能是________;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________。

              (2)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说明生物膜________、________。

              (3)留在细胞内的残余体多为脂褐质,其数量随着细胞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还具备的特征有________。

              ①细胞核体积变大   ②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   ④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4)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 6.

              据图回答问题:

                

              (1)A图细胞与蓝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藻细胞中具有A图中的哪种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

              (2)A图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某种毒素能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损伤了[  ]_______________.要分离得到这些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图结构1为___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___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5)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6)B细胞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的成就是发现并阐释了细胞自噬的机理,而细胞自噬过程与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图表示的是溶酶体的自体吞噬作用和异体吞噬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的膜蛋白多为糖蛋白,是由________(填“内质网”或“线粒体”)合成的,这些糖蛋白的糖基位于溶酶体膜的________(填“外侧”或“内侧”)。

              (2)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水解酶,在pH值为5左右时活性最佳,但其周围胞质中pH值为7.2。溶酶体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将胞质中的H泵入溶酶体,以维持其内部的酸性条件。

              (3)人体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能够将吞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进行处理,目的是________,这种作用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

              (4)细胞中的溶酶体,还能将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入,形成________,最后被消化,有利于细胞进行重新组织或个体发育。

            • 8.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____。

            • 9.

              从某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图1),图2为该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示3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该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图3

              (1)图1中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        (填数字),其中含量最多条带的颜色为    ,滤纸上的色素带通常是用       方法分离出来的。

              (2)图2中细胞器a是      ,物质④是        。 环境中的③被图示细胞利用至少穿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3)图3中,当10:50时,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ADP移动的方向是                 

              (4)图3中,在晴天中午12:50前,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是         (填对应的时刻)。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µmol/(m2·s),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                µmol/(m2·s)。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2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含18O的糖类.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                   (用箭头和物质名称答题)

            • 10.

              下图是三种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图甲中②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模型,该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各细胞器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

              (2)图乙细胞的系统边界是________。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与图甲细胞结构相比,图丙细胞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图示三种细胞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⑥需用________染液着色,用图乙细胞作观察⑥的实验材料是否可以?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