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TP酶复合体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内普遍具有的一类功能蛋白,该分子由若干亚基组成,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时推动其部分亚基运转,从而催化形成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 ______ ,合成场所是 ______ .
              (2)细胞呼吸的过程中H+来自 ______ 物质.光合作用中H+可与 ______ 结合生成NADPH.
              (3)该分子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中大量存在:叶绿体中该分子分布的场所是 ______ ;线粒体中该分子分布于内膜上,故有氧呼吸的第 ______ 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原核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故该分子很可能位于细胞的 ______ (结构)中.
              (4)ATP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 ,ATP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 ______ 种.
            • 2.
              萤火虫曾被视为七夕的浪漫礼物,如今却由于人们的大量采集与买卖而导致数量锐减,拯救萤火虫,刻不容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萤火虫的发光需要荧光素、荧光素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由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腺苷由______构成。
              (2)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复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是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即A+>A>a,且A+ 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甲)与黑色萤火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1中棕色个体交配产生F2中黑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_。
              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萤火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取F1中一只红色雄性萤火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B、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B、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 3.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______ (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______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n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______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______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的 ______ ,从而引起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用化学物质阻断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 ______ 。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h,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 X物质的浓度
              (mg•mL-1
              细胞内ATP的浓度(mmol•mL-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A 0 80 1
              B 2 70 2
              C 4 50 10
              D 8 20 25
              E 16 5 70
              F 32 1 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 。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