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温度(oC)

              光照强度

              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小时后CO2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10

              0.35

              0.342

              3

              25

              20

              0.35

              0.306

              4

              25

              40

              0.35

              0.289

              5

              25

              60

              0.35

              0.282

              6

              25

              80

              0.35

              0.280

              7

              25

              95

              0.35

              0.279

              请分析回答: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这样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原则。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C5含量会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 2.

              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中转入抗虫基因后获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Z30,某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棉花品种Z16和Z30,在苗期后期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及植株的有关生理特性,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1可知,与野生型棉花品种Z16相比,转基因棉花Z30的干物质量              ,其原因                        

              (2)图1中的A点代表转基因棉花Z30曲线与纵坐标的相交点,若A点对应的数值为-0.8,则该数值的含义为            。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那么当光合有效辐射(PAR)为400μmol•m-2•s-1时,Z30叶片固定CO2的速率为                   

              (3)图2中色素1的名称是                ,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由图2和图3可知:与野生型棉花Z16相比,转基因棉花Z30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               阶段的反应速率。

            • 3.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物质a可能是________,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________两个过程。

              (2)图示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________。

              A.物质a

              B.物质b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E.ADP+Pi

              (3)如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表格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μ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0

              2

              50

              6

              100

              12

              150

              18

              200

              18

              A.20μmol

              B.60μmol

              C.80μmol

              D.120μmol

              (4)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将装置中的________,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于各对应光强下,记录数据变化。

            • 4.
              如图所示是有关光合作用的图示,请回答:
              (1)写出图甲中下列物质的名称:A ______ ,C ______ .
              (2)从图甲可知:光合作用包括D和E两个阶段,E阶段需要D阶段提供的物质是 ______ .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 ______ 法分离.
              (4)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______ 阶段(用图甲的字母回答).
            • 5.
              某机构培育出在内陆地区高产的棉花新品种,为研究沿海地区高盐土壤对该新品种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材料:棉花新品种幼苗、河水、加盐河水等.
              (2)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一周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棉花幼苗移栽到低盐土壤花盆中,实验时从中随机选取若干株棉花幼苗平均分为两组.
              ②实验组土壤浇灌 ______ ,对照组浇灌 ______ ,其他生长条件相同.
              ③连续一周测量两组棉花相同位置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变化,在第7日测量净光合速率变化.
              (3)实验结果: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mg/g)变化如表所示;第7日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变化如图所示:

              处理 实验天数
              1 2 3 4 5 6 7
              对照组 1.5 2.0 2.4 2.2 2.2 2.1 2.5
              实验组 1.5 1.7 2.0 1.8 1.6 1.0 1.1
              ①提取叶绿素时一般用 ______ 作为溶剂,研磨叶片过程加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 ______ .
              ②图中,实验组棉花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较高,据表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高盐环境使叶片中 ______ 含量下降,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 ______ 减少.
              ③7:00~9:00,限制实验组棉花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11:00时对照组光合速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
            • 6.
              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到A、B两种高等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植物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分布于 ______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______ .A、B两种植物在12:00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______ .
              (2)外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绿叶的 ______ 吸收的.据图1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______ (填“光照强度”或“CO2”)
              (3)图2中,b曲线在10:00后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 .
              (4)若给A、B植物供应14CO2,则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含14C的化合物是 ______ .
              (5)若给A种高等植物灌溉H18O2,则在该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测到放射性的气体有 ______ .
            • 7.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某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的示意图.甲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时,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______ .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______ 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______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______ 点.
              (3)图甲中D点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去向 ______ ,图乙中A点细胞呼吸的氧气来源是 ______ .
              (4)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______ ,以致光反应产生的 ______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的进行,使C5数量 ______ ,影响了 ______ .
              (5)乙图曲线中DE段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______ .
            • 8.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容器的密闭性完好)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四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 ______.
              (2)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可选择的容器标号是 ______或 ______
              (3)若如上图的烧杯中加入的是碳酸氢钠溶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 mL/ h
              (4)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再加一个物理因素校正装置:密闭容器内为 ______,烧杯内为 ______;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 ______.

            • 9.

              某科研小组研究LSV病毒对百合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其中气孔导度描述的是气孔开放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                       上,可用_______试剂提取。

              (2)净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测定                   的变化来计算。实验结果表明,LSV侵染的百合比健康百合净光合速率低.据表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角度分析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①                                                  ;②                                                  

              (3)为了进一步探究LSV对百合细胞呼吸是否有影响,请补充完成以下的实验思路:将健康百合与LSV侵染的百合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密闭装置中,                

            • 10. 为研究6-BA和ABA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及机理,选择发育时期及长势一致的玉米幼苗若干,随机均分成三组,分别用浓度10-5mol/L的6-BA、ABA和蒸馏水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处理3天,第4天停止供水使土壤自然干旱.从停止供水开始,每天分别取三组幼苗同一位置叶片进行相关测定,结果见下表.
              (1)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6-BA与ABA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为______.干旱胁迫会______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10-5mol/L的6-BA和 ABA均可______.
              (2)过氧化氢酶是细胞清除H2O2的一种酶,细胞中H2O2含量增加会导致丙二醛增多,丙二醛对生物膜系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检测实验过程中三组玉米幼苗叶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正常水分状况下,6-BA______过氧化氢酶活性,ABA______ 过氧化氢酶活性,6-BA与ABA均可______丙二醛含量.
              ②与正常水分条件比,停止供水3天后,丙二醛含量______,这会导致光合膜受到一定破坏,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过程,使光合速率下降.
              ③实验结果表明,6-BA和ABA可通过______,降低干旱胁迫对光合膜的破坏,提高抗旱能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