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绿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0 才能正常生长。若将某长势良好的绿色植物放在如图密闭装置中,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24小时,欲测定该植物在 24小时内能否正常生长,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该段时间内,瓶中CO2足量)
              ( 1)思路: ______
              ( 2)结果及结论: ______
            • 2.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在中午前后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称为“午休”,该现象与土壤的含水量有关。图1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光照强度的 日变化相同,除降雨外没有人为补充水分),图2表示离土表深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田间持水量为降雨后田中储存的水量。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曲线Ⅲ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
              (2)随着雨后时间的延长,“午休”现象逐渐加剧,通过显微镜观察气孔大小,发现午间气孔有相应程度的关闭,据此分析缺水主要是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______ 过程。
              (3)由图2分析可知,同一地块中,达到永久萎蔫点的时间与离土表深度之间的具体关系为 ______ 。据此判断,抗旱植物品种根系相比不抗旱品种根系应具有的特点是 ______ 。
              (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缓解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的可行性措施是 ______ 。
            • 3.
              某科研小组研究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其实验条件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过程化学反应式,其中糖类用(CH2O)表示 ______ 。
              (2)CO2浓度大小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生成 ______ 的速率,而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生成 ______ 的速率。
              (3)据图分析,光照强度在0~A区间,限制上述三组实验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______ ;光照强度在B~C区间,限制Ⅱ组实验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一定有 ______ 。
              (4)比较图所示的温度数值,t1 ______ t2(填“>”、“<”、“=”)。
            • 4.
              玉米和花生间作(玉米和花生间行种植)是常见的种植方式,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光合速率,却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花生的光合速率。如图表示花生在单作、间作以及施加磷肥的间作条件下,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比玉米矮,花生和玉米间作可确保良好的通风,从而 ______ 以提高光合速率。
              (2)土壤中的磷主要以磷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则磷元素主要以 ______ 的方式被根细胞吸收。比较曲线Ⅱ和曲线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分析图中曲线,在同等的条件下,与花生单作相比,提高光照强度能否弥补间作造成的花生产量的损失,并说明理由。 ______ 。
              (3)某同学认为间作会降低花生光合速率的原因是根对无机盐的吸收,玉米处于优势,花生处于劣势。为了探究上述设想,该同学对间作的花生进行隔根处理(隔离根系,使之互不影响),若实验结果为 ______ ,则可证明该设想正确。
            • 5.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研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Q光强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
              •m-2•s-1
              相对气孔
              开度(%)
              水分利
              用效率
              A 对照 大气CO2
              浓度
              12 100 1.78
              B 干旱 7.5 62 1.81
              C 对照 CO2浓度
              倍增
              15 83 3.10
              D 干旱 9.5 47 3.25
              (1)黄瓜幼苗的光反应过程中辅酶 II与 ______ 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II。
              (2)据图分析,当B组净光合速率为7.5μmol CO2•m-2•s-1时,限制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 ______ 。如果在D组的基础上适当的提高温度,净光合作用的速率会怎么变化? ______ 。分析坐标曲线可知,CO2浓度倍增能使光补偿点 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有人认为干旱胁迫主要是影响了光反应所需要的原料水分,从而影响光合作用,该分析正确吗?请说明原因 ______ 。
            • 6.
              科研人员研究了日光温室中的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
              (1)与大田相比,日光温室光照强度不足,生长的黄瓜植株形态上出现植株高大、 ______ 等适应性特征,导致叶片相互遮阴严重.
              (2)研究者分别测定日光温室中同一品种黄瓜 ______ 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日光温室内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 ______ .研究者推测,在于叶片中叶绿体的发育状况不同有关.
              (3)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一步观察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叶位 基粒厚度(μm) 片层数
              上位叶 1.79 10.90
              中上位叶 2.46 17.77
              基部叶 3.06 17.91
              ①叶绿体基粒厚度和片层数等超微结构的必须在 ______ 下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______ .
              ②叶绿体中 ______ 分子对光的吸收发生在 ______ 上,虽然基部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是对 ______ 的一种适应,但是基部叶光合速率仍然最低.因此进一步推测,除了叶龄因素外,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还与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
              (4)为证实(3)中推测,可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与(2)的结果相比较,若 ______ ,则证实这一推测.
              (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温室栽培提高黄瓜产量,提出可行建议: ______ .
            • 7.
              某研究小组选择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绿色植物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分别选择该植株不同比例的叶片进行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 合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 .
              ②随着遮光叶片比例上升,未遮光叶片光合速率上升、淀粉含量下降,原因是 ______ .
              ③由此推测,摘除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中光合产物含量 ______ ,对光合作用产生 ______ 作用. (2)取该植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 A(g),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 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 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 B(g),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 C(g).则圆片叶 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______ ().
            • 8.
              研究发现某水稻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一半,而CO2固定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如图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突变体的光合速率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P点前,限制突变体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只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B点将向 ______ 移动。
              (2)P点后,与突变体相比,野生型水稻的光合速率增速缓慢,最后不再增加,限制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内部因素是叶肉细胞中 ______ ;与野生型水稻的光合速率相比,突变体在P点前低而在P点后高的原因是 ______ 。
            • 9.
              栾城区因盛产草莓而闻名省内,温室栽培与露天栽培相结合是提高收益的有效措施。科研人员利用温室栽培的草莓,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期间分别于11时和1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是光合作用的一种关键酶,其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推测该酶存在的场所是 ______ ,并参与催化 ______ 过程。
              (2)科研人员通过 ______ 实现对自变量的控制。
              (3)10〜12时,限制A组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判断依据是 ______ 。
              (4)16〜I7时,限制B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17时,C组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______ 。
            • 10.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作用氧气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果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氧气释放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时,可以将果肉薄片放入含 ______ 的试管中直至果肉薄片变成白色,浸泡过程中需加入适量CaCO3,目的是 ______ 。
              (2)若提高图1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为 ______ 。若提高图1反应液中果肉薄片的数目,果肉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为 ______ 。
              (3)图2中曲线的斜率表示光合放氧的速率,在前15分钟,由于 ______ 浓度的限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速率不断减小,此时叶绿体中含量同时减少的物质有 ______ (填序号:①C5 ②ATP ③[H]④C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