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植物中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光。

              (2)光反应能为C3的还原提供________;暗反应能为光反应提供________,以保证其顺利进行。

              (3)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过程。

            • 2. 如图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以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

              (1)如图所示,PEP、OAA、RuBP、PGA、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相关代谢物质,能参与CO2固定的有______,推测C是______.
              (2)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原因是______(写出2点).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增加/减少).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mg.
              ②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同一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 3. 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10min时,叶肉细胞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______。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将______。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在5〜1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量是______mol。
              (5)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老叶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幼叶,其内部原因可能是______。
            • 4.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分别在15 ℃和25 ℃的环境中,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klx)下,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的释放速率(mL/h),CO2浓度适宜,通过缓冲液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的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15 ℃

              -10

              0

              10

              20

              25

              30

              34

              38

              40

              40

              40

              40

              40

              25 ℃

              -20

              -10

              0

              10

              20

              30

              40

              45

              50

              55

              49

              60

              60


              (1)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是在________阶段产生的,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 ℃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2.5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是________(mL/h)。

              (3)15 ℃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1.5 klx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 5.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


              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得。

              (2)表格中“光照下吸收CO2”可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填“净光合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

              (3)图二中e点与f点相比较,f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4)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A植物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_0C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若图一曲线A表示该植物A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曲线a、b、c三点位置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 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 

              (2) 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的干扰。 

              (3) 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 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 min 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填标号:①C5 ②ATP ③[H] ④C3),可推测2025 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选填“正值”“负值”或“零”)。 

            • 7.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生理过程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如图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实验得到的指导农业生产措施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__         ____.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 ______(大于,等于,小于) 细胞呼吸速率,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 ______(大于,等于,小于) 细胞呼吸速率.
              (3)由图乙给我们的指导是:在密闭大棚内种植作物时要注意 ___ _                  __.
            • 8. “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安徽盛产茶叶,科技人员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对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有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

              (2)如图所示,从8:00开始到10:00左右,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并出现第一个高峰。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中午时分,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下午15:00左右,净光合速率回升出现第二个高峰,但峰值较低,限制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气温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照减弱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得知茶树喜阴湿环境,他们设想,如在茶园空隙处间行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米等,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能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他们欲利用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茶园进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

              ①将该茶园均分为东、西两块,分别标为A组、B组,其中B组为实验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

              ③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A、B两组茶树的________和胞间CO2浓度;

              ④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玉米能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CO2浓度等。

            • 9. 根据以下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①用生物组织提取液和蛋白质溶液检测该生物组织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②蝾螈受精卵的横溢实验(如图1)

              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细胞时,将其中一个细胞核挤入无核的一半
              ③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④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⑤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如图2)

              ⑥萨克斯的实验(如图3)

              ⑦恩格尔曼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缺氧的环境中,a.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速照射水绵;b.将装片暴露在光下.(见图4)
              (1)实验①的检测试剂是双缩脲试剂,该试剂分为A液和B液,使用方法是:向甲试管加入2ml待测液,向乙试管加入2ml蛋白质溶液,______(选填X1,X2,Y1,Y2操作,X1操作:先将A液与B液各1ml等量混合,再加入待测液中并摇匀;X2操作:先向待测液中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并摇匀;Y1操作:50-65℃浴热2min;Y2操作:不需加热).
              (2)分析实验②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③中,当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不断失水,由于______,致使两者逐渐离开,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4)分析比较实验④中2号与1号的结果可知,过氧化氢的分解需要______能.分析比较3号与1号、4号与1号的结果可知,Fe3+和过氧化氢酶都有______的作用,从而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由3号和4号结果对照可知,酶的这种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5)实验⑤不能采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原因是______.
              (6)在⑦的设计中有许多巧妙之处,比如利用好养性细菌来确定______等.该实验不但证实叶绿体照光能释放氧气,而且证实叶绿体是______.
              (7)这7个实验中哪个或哪些不存在对照?______(填题干中实验编号,若都存在对照,则填“都存在对照”)
            • 10. 图1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6-18时),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图2是该植物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其中字母A、B表示结构,序号①②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请回答:
              (1)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植物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测定______或______表示.
              (2)引起ab段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该因素的增强促进了图2中A上发生的______反应阶段,从而为过程②提供更多的______.
              (3)bc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导致图2中的______过程(填序号)受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4)请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的角度,提出一个在生产实践中能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