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生长旺盛的某植株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进行实验。如图为每隔2h一次玻璃罩内CO2浓度(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不考虑无氧呼吸)后绘制的曲线。


              (1)在该实验过程中只有两个小时没有光照,这个时间段可能是__________h;实验12h后,该植物干重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2)该实验过程中的4~6h和8~10h两个时间段,玻璃罩内的CO2浓度都保持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

            • 2.

              下图一水稻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1~10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图二表示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的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请分析:

              (1)根据图一分析,代表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D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为1×102μmol·m-2·s-1时,图一中可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二分析,在光照强度为4和12(×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生成的O2与原种水稻生成的O2的比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见,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环境中。

            • 3.

              图1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的变化。图2为a、b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及有氧呼吸中[H]的消耗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具体的结构)。

              (2)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

              (3)图2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__________,______(填“a”或“b”)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当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条件下时,叶片会变为黄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a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4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4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mg/h。

            • 4.

              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I为________,在甲中[H]参与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甲中产生[H]的场所是_____。乙中[H]的来源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2进行的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在该实验中左侧液面均高于右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使测定的数据更客观准确,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图2装置的不同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

            • 5.

              Ⅰ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一种冻原植物,观察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及释放到环境的氧气的净含量(均在标准状态下)。请据图回答:

              (1)氧气的产生、氧气的释放分别是曲线__________。

              (2)什么温度下ATP产生和消耗大致相等?__________。

              (3)在什么温度值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彼此相等?_____________Ⅱ有人设计了一个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在溶液中加入损伤了外膜和内膜的叶绿体及一定量的ATP和NADPH,然后分为Ⅰ、Ⅱ两个阶段,按下图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除葡萄糖外,阶段Ⅰ积累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三项)。

              请在图中绘出阶段Ⅱ合成糖的速率可能的曲线。

            • 6.

              蝴蝶兰是一种观赏植物,因其美观、耐旱、易于栽培而备受青睐。某科研团队为研究蝴蝶兰的耐旱机理,测得该植株正常和干旱条件下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如下图1;下图3为蝴蝶兰在干旱时CO2固定模式(即CAM途径,景天科酸代谢)。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图3     

                                                                         


                                                  


              (1)由图1可知,正常条件下P点时刻蝴蝶兰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图2中的A为图1中Q点时刻叶肉细胞中的CO2气体扩散示意图,请参照此图在图2的B中表示出P点时刻蝴蝶兰叶肉细胞CO2气体流动的示意图。

              (2)比较图1中的两条曲线,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的特点是________。

              (3)根据图3可知,蝴蝶兰夜间吸收的CO2以化合物________的形式储存:白天释放CO2,通过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完成卡尔文循环(暗反应)。

              (4)栽培蝴蝶兰欲使其较快生长,应避免长期干旱,原因是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夜间会出现________。

            • 7.

              甲图为某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多画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乳酸细菌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两种膜(从左到右,以下相同)分别存在于甲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中,两种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

              (3)影响乙图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如果丙图细胞分泌物是胃蛋白酶,该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依赖膜的,并且还需要消耗能量。假如把PH值由12降到2,该酶的活性将________

            • 8.

              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中的部分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图2表示大田中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

              (2) 图1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能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

              (3) 图2中,在25 ℃的条件下,短时间内提高CO2的浓度,图1中的D含量变化是________

              (4) 据图2分析,温度为________℃时,光合速率最大。若在15 ℃条件下,每隔12 h交替黑暗与光照,则该植物叶绿体在24 h内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mg。

            • 9.

              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②]                      上。

              (2)图中的Ⅰ表示      阶段,Ⅱ表示      阶段。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    。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④]           和[⑤]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来自于H2O。

              (4)科学家用14C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C02→叶绿素→ADP         B.C02→叶绿体→ATP

              C.C02→乙醇→(CH2O)      D.C02→C3→(CH2O)

               (5)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⑥]              供应大大减少,C3的产量随之                   (填增加/减少)。

            • 10.

              花烛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喜温热多湿而又排水良好的半阴环境。下图表示其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b点时叶肉细胞内能够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M点的含义是_______,此时理论上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产生02的速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线粒体消耗O2的速率。

              (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由曲线可看出适当遮光能够增加花烛的净光合速率,某同学做出的推测为: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简单的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