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小组为探究pH对某种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绿藻等量分成5组,各种藻液pH分别设置为6.0、7.0、8.0、9.0、10.0,然后在光照等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表观光合速率得到如表数据:
              设定的pH 6.0 7.0 8.0 9.0 10.0
              表观光合速率(O2
              [μmol•mg-1•h-1]
              +160 +195 +165 +90 -50
              (注: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到外界的O2量;“+”表示释放,“-”表示吸收)
              请回答:
              (1)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O2来源于 ______ (填物质名称),该物质分解时还能产生 ______
              (2)表观光合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CO2的吸收量来表示.CO2吸收后,与RuBP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 ______ 分子,然后被 ______  还原.
              (3)实验分组时,每组绿藻的量要相等,其目的是 ______ .
              (4)据表中数据,在答卷的坐标系中绘出表观光合速率随pH变化的曲线图.
              (5)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若要更准确地测定影响该绿藻表观光合速率的最适pH,应如何设置自变量? ______ .
            • 2.
              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每小时所测得的结果.据图分析:

              (1)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 ______ .
              (2)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何设置? ______ .
              (3)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 ______ .
              (4)B点以后,限制荣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______ .
              (5)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 ______ 溶液,且将装置放在 ______ 环境中.在A点,产生ATP的结构有 ______ .
              (6)茉莉花的生长需要浇水,但浇水过多易发生烂根现象.请说明原因: ______ .
            • 3.
              一般认为,草莓比较耐阴,生长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以丰香草莓为材料,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旨在为草莓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用具:2叶期草莓幼苗,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1)实验步骤: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丰香草莓幼苗 ______ 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 ______ 进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 张叶片左右,测定两种环境下各项指标如下:

              (2)图1表中数据显示,遮阴提高草莓叶片的 ______ ,进而提高草莓适应 ______ 的能力.
              (3)图2中,对照组草莓净光合速率曲线呈现“双峰”型的原因是 ______ .遮阴组实验时间段内光合积累总量显著 ______ 对照组,推测遮阴可能影响 ______ 反应,并据此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3的结果:
              (4)由图3可知实验处理显著提高其CO2补偿点,固定CO2的效率 ______ ,可能的原因是遮阴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 ______ .

              (5)综上所述,左右自然光强提高了草莓叶片利用光的能力,但CO2的利用率下降.欲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可改变 ______ 进行研究.
            • 4.
              甲表示叶绿体模型图,乙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 ______ (填序号)能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将光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的结构是 ______ .发生在③处的乙图的 ______ (I、II)阶段.
              (2)乙图中,II阶段进行需要I阶段提供的 ______ 和④.过程IV称为 ______ ,其代谢产物[⑦]是 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乙图中[⑥] ______ 供应大大减少,细胞内 C5的含量随之 ______ (增加、减少).
              (4)若乙图中II阶段被抑制,可能的外部影响因素有 ______ .
            • 5.
              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2中相关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名称:甲 ______    丁 ______    辛 ______ .发生反应Ⅰ的结构名称是 ______ ;反应Ⅱ中过程②称为 ______ .
              (2)某同学提取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下图结果,则1号色素带吸收 ______  光、4号色素带名称是 ______ 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藻类,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图3所示图中为发莱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的曲线,如表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净光合速率(μmol02•mg-1  50 70   130 160   140 130   150
              呼吸速率(μmol02•mg-1)   30  40 50  60   110 130   100
              (3)据图3所示,该发菜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 ______ μmol•m-2•s-1
              A.25          B.100     C.175         D.500
              (4)据如表,发菜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 ______ ,生产量是 ______ μmol02•mg-1
            • 6.
              图一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呼吸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二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物质A是 ______ ,B物质的移动方向为 ______ ,物质E是 ______ ,过程③为 ______ .
              (2)图二中,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 ______ (填“增强”/“减弱”/“不变”);t3→t4段,图一中暗反应过程将 ______ (填“增强”/“减弱”/“不变”);0→t1段,细胞中C6H12O6的含量 ______ (填“增强”/“减弱”/“不变”).
              (3)图二t3时间,图一②过程产生的D物质 ______ (填“能”/“不能”)满足光合作用所需,原因是 ______ .
            • 7.
              如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______ 上.以新鲜菠菜绿叶为原料提取这些色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 ______ ,我们使用 ______ 法将其进行分离.
              (2)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
              ② ______ ,④ ______ ,D ______ .
              (3)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______ .
              (4)比较Ⅰ、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 ,限制了光合作用 ______ 阶段的进行.
            • 8.
              如图甲表示的是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细胞器a为 ______ .图甲显示,在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______ .图中物质④是 ______ ,在 ______ 的情况下,全部进入c中被分解.图中⑤代表的物质是 ______ .
              (2)图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外因是 ______ .
              (3)若该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基本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 ______ .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 ______ .
              (4)将该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 1.00 1.75 2.50 3.15 3.75 3.53 3.00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 0.50 0.75 1.25 1.75 2.25 3.00 3.50
              ①在昼夜不停地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______ ,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 ______ (用CO2吸收量表示).
               ②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条件下,该植物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生长.
            • 9.
              科学实验小组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对某种阳生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对该植物着生部位、大小、颜色等相同的叶片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检测.实验分三组:I不遮光、II遮光50%、III遮光75%,测定的叶片生长的相关数值如表所示.
              某阳生植物叶片的生长状况
              项目 I不遮光 II遮光50% III遮光75%
              小叶长(cm) 2.5 3.1 1.7
              小叶宽(cm) 1.7 2.3 1.0
              实验二:在给予该植物遮光75%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对其在不同CO2浓度下进行了CO2吸收量的测定,绘制出的曲线如图甲所示.

              实验三:在给予该植物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对其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绘制出的曲线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实验组是 ______ ,实验组的因变量是 ______ .
              (2)I组和II组相比,I组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II组条件下叶绿体中ATP核[H]的合成速率 ______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实验二中,若将遮光条件改为II遮光50%来重复实验,则对应的图甲中A点 ______ 移,B点 ______ 移.欲测定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及颜色,通常用 ______ 法来分离.
              (4)实验三中,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乙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 ______ 点,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研究表明,植物严重缺水还会使叶绿体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据此推测最可能是叶绿体的 ______ 被破坏,使光合能力不能恢复.
            • 10.
              如图甲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______ .
              (2)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 ______ .
              (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
              ①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8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 ______ 技术,请用图解表示碳循环的过程:24CO2→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