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标记技术在生物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结构特点.
              (2)1958年科学家用含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______
              (3)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______ ;卡尔文等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是 ______
              (4)赫尔希和蔡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 ______ 后,与细菌混合、搅拌、离心,最终检测到 ______ (沉淀物、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 2. 如图甲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______
              (2)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 ______
              (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
              ①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8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 ______ 技术,请用图解表示碳循环的过程:24CO2______
            • 3. 有一种多年生的沉水草本植物叫水蕴草,是池塘中常见的野草.如图的甲乙所示为一组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丙表示该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回答:

              (1)图丙中光反应发生在[ ______ ] ______ 上,暗反应发生在[ ______ ] ______  中.
              (2)如图甲所示,如果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相应增加,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量 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水蕴草的叶肉细胞处于图丙状态时,该细胞的光合速率 ______ 呼吸速率,因为 ______ ,此时对应图丁曲线中 ______
              (4)如果外界温度升高为水蕴草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图丁中B点应向 ______ 移动.
              (5)将水蕴草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 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15 3.75 3.53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25 1.75 2.25 3.00 3.50
              ①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______ ,此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 ______ (用 CO2吸收量表示).
              ②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生长.
            • 4. 图1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6-18时),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图2是该植物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其中字母A、B表示结构,序号①②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请回答:
              (1)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植物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测定 ______ ______ 表示.
              (2)引起ab段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该因素的增强促进了图2中A上发生的 ______ 反应阶段,从而为过程②提供更多的 ______
              (3)bc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导致图2中的 ______ 过程(填序号)受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4)请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的角度,提出一个在生产实践中能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______
            • 5. 如图甲为蕃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为其叶绿体中的M、Q两种物质的含量随时间(T)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是指 ______ ,在a中发生的过程可称之为 ______ ,为 ______ (用图中字母加箭头表示)过程提供 ______
              (2)假如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中有三分之一用于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则该细胞每积累一分子葡萄糖,能够产生 ______ 分子的氧气.
              (3)环境条件稳定时,叶绿体中C5量总是保持相对稳定,原因是 ______ .图乙中,若T1时突然降纸CO2浓度,则M、Q最可能分别是指 ______ ;若T1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M、Q可能分别是指 ______
              (4)将蕃茄植株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了2mg,再适当光照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了6mg,则此间该植株的呼吸速率是 ______ mg/h,实际光合速率是 ______ mg/h.
            • 6. 为了防止干旱阻碍小麦的生长,可采用不同给水措施以调整小麦的光合效率,确保产量.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 ______ 等环境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且适宜;9:00时刻,一定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内O2移动的方向是 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在对小麦的各种处理中, ______ 处理不会导致植株出现“午休”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3)图中光合速率的含义可表示为 ______ ,若用H2180浇灌,发现小麦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0),180转移途径是 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雾化处理对小麦叶片细胞呼吸是否有影响,请简单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 ______
            • 7. 紫花苜蓿是极具有栽培意义的一种多年生优质饲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有学者从植物光合生理生态角度出发,研究了低浓度(N-0)、中浓度(N-50)、高浓度(N-100)的氮素添加对陇东苜蓿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以探讨其生理机制.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表种植当年不同生育期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N-0 N-50 N-100
              分枝期 41.1 40.8 47.1
              初花期 34.7 41.4 44.2
              盛花期 56.2 76.1 67.7
              (1)由表结果可知,在分枝期和初花期, ______ 氮素添加提高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效果更加明显,而该浓度的氮素添加对盛花期生物量的影响则表现出 ______
              (2)进一步对种植当年叶绿素各组分的含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在初花期和盛花期,中浓度氮素添加提高了 ______ ,总体来看氮素添加降低了 ______ .叶绿素各组分的含量变化将直接影响光反应中 ______
              (3)为更精确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者们进行了盆栽实验:将紫花苜蓿种子 ______ 后放在培养皿中,4℃黑暗环境中发芽3~4天.幼苗在 ______  (A、无氮素营养液;B、全营养液;C、只含氮素的营养液)中生长并接种三次共生固氮菌.实验设两个水分处理和三个氮素添加水平(0mmol/L,5mmol/L,10mmol/L),若每个处理下种植10盆作为重复,每盆定苗8株,共需幼苗 ______ 株.
            • 8. 一般认为,草莓比较耐阴,生长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以丰香草莓为材料,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旨在为草莓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用具:2叶期草莓幼苗,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1)实验步骤: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丰香草莓幼苗 ______ 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 ______ 进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 张叶片左右,测定两种环境下各项指标如下:

              (2)图1表中数据显示,遮阴提高草莓叶片的 ______ ,进而提高草莓适应 ______ 的能力.
              (3)图2中,对照组草莓净光合速率曲线呈现“双峰”型的原因是 ______ .遮阴组实验时间段内光合积累总量显著 ______ 对照组,推测遮阴可能影响 ______ 反应,并据此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3的结果:
              (4)由图3可知实验处理显著提高其CO2补偿点,固定CO2的效率 ______ ,可能的原因是遮阴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 ______

              (5)综上所述,左右自然光强提高了草莓叶片利用光的能力,但CO2的利用率下降.欲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可改变 ______ 进行研究.
            • 9. 图甲为三种植物(Ⅰ、Ⅱ、Ⅲ)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甲中b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______ ;光照强度为a点时,既没有CO2的吸收也没有CO2释放,其原因是 ______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 ______ (能、不能)积累有机物.为加快植物生长,可使用人工光照,比较适合的光源是 ______ (白光、绿光).
              (2)图甲中的三种植物最适合于生活在阴凉环境下的是 ______
              (3)连接图乙中“1”和“2”两个过程的关键物质是 ______
              (4)若研究CO2中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通常采用 ______ 方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若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图丙中绘出叶绿体中NADPH([H])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曲线.
            • 10. 某课题组开展光照条件对旱冬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获得如图、表的结果.图中的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消耗的CO2量来表示.分析回答:
              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旱冬瓜种子萌发率的比较
              处理 萌发率 平均萌发率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光照培养 23 18 12 17 14 18
              黑暗培养 0 2 0 0 1 0.6
              对处理②的种子增补光照 15 13 19 16 20 16.6

              (1)从实验结果看,光照 ______ (填“是”或“不是”)旱冬瓜种子的萌发的必要条件,处理③的结果表明把黑暗下未萌发的种子移到有光条件下,最终的萌发情况与光照培养下差异 ______ (填“明显”或“不明显”).
              (2)光饱和点是指当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图1显示3月龄和6月龄旱冬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分别为 ______ ______ μmol•m-2•s-1
              (3)光补偿点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所处于的光照强度.已知3月龄和6月龄旱冬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2μmol•m-2•s-1、21μmol•m-2•s-1,从3月龄苗和6月龄苗的光合曲线来看,旱冬瓜 ______ 月龄幼苗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
              (4)晴天旱冬瓜幼苗最高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在上午9点,从9点到13点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阴雨天与晴天相比,光合速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